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清洁生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式,也是解决现代循环农业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本文利用农户问卷调查法、能值分析法、能值综合指标评价法,在总结洪雅县循环农业发展历程以及模式的基础上,近37年来(1980-2016年)洪雅县农业的实际能值投入-产出、各子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关联能值投入以及能值的综合指标评价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县循环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近37年(1980-2016)来洪雅县循环农业实际能值投入年均值为8.10×1020,且处于下降趋势。其中可更新有机能投入量最大,占比均值为85.34%。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值所占比例就相对比较低,占比均值为10.41%。(2)从循环农业各子系统能值投入方面,近37年来,该县种植业、畜牧业和园艺业三个子系统能值投入占循环农业能值投入的平均比重分别为66.41%、14.21%、19.38%。其中种植业能值投入呈下降趋势,畜牧业和园艺业能值投入呈上升趋势。该县种植业、畜牧业、园艺业三系统中,可更新有机能值>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可更新环境能值>不可更新环境能值,其中种植业系统的可更新环境能值、不可更新环境能值和可更新有机能呈下降趋势,而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呈上升趋势,在园艺业和畜牧业系统中,四类指标的能值投入都呈上升趋势。(3)近37年来洪雅县循环农业的关联能值投入由1.40×1020(sej)上升为3.74×1020(sej),种植业、畜牧业和园艺业中关联能值投入占循环农业总投入的比重由12%上升到37%,使实际总能值占比由88%下降到63%,表明洪雅县在发展循环农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物质、能量及资源的多重循环利用。(4)近37年来洪雅县循环农业能值产出平均值2.40×1021。种植业、畜牧业和园艺业在能值产出中的占比由前期的59.14%:39.29%:1.58%调整为期末的23.42%:55.56%:21.15%,农业能值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尤其是畜牧业能值产出比重上升明显。(5)近37年(1980-2016)来洪雅县循环农业的能值自给率、净能值产出率、人均能值利用量、人均能值产出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洪雅县农村生活水平较高且发展势态较为良好,循环农业能值投入和产出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而能值投资率、能值密度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洪雅县经济反馈能值投入的增长还有较大空间,集约化程度较低。平均环境承载率高于2,农业经济活动对系统环境影响较大。近37年来,前期(2008年以前)可持续发展指数小于1,农业属于高消费驱动型,而2008年以后可持续发展指数大于1,表明洪雅县循环农业逐渐富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