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在认知学习理论下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发现思维,使学生能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学习是倡导学生为主体,运用师生共同商议制定的教材,通过一定的发现教学步骤而进行的学习方式,它指导了学生如何更有效且有趣地学,教师如何更优化更高效地教的问题。发现学习在国外研究成果丰富,且肯定它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实践中,在数学、科学、英语等学科中均有所应用,但在音乐科目中却鲜见研究案例。发现学习是一种强调促进学生内部动机,提倡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法,将发现学习引入二胡教学中,补充了当前二胡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又有趣地学习,使得学生在发现、探究中提升音乐素养,养成坚持、克服等优秀的学习品质,指引教师充实教学方法与教师技能,提升教学水平。音乐发现学习的教学维度是从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出发的,在音乐发现学习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认知领域中进行符号的发现、技术的发现、音乐理解与表现的发现,在情感领域中可以进行情绪情感的发现,培养学生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培养学生优秀学习品质的发现与养成。本文立足于行动研究视角,经过在教学一线的实践、观察与反思,以河北省石家庄市某初中七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发现问题——定制计划——采取行动——实时观察——反思改进”的研究步骤,辅以课堂观察、学生自评互评表、组内合作学习评价表和教师评价表等研究方式,从2018年9月至次年1月共实施三轮发现学习的行动研究。笔者作为授课教师直接参与到行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发现教学法对发现学习在初中二胡实践教学的过程进行了的详细描述与分析,行动研究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研究准备阶段,教学实践阶段,理论与实践总结阶段,反思与改进阶段。初中二胡实践教学中的发现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发现与探究”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自己的发现,自己整合已有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得到新知识。它比传统教学的接受学习更强调学生自身的内部动机与自主能动性。发现教学使教师在“授受”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自主感受与实践,在整合教学资源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同时在旁进行及时反馈。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身心都动起来,在课堂上用自己的实践来体验音乐,同时提高音乐审美与音乐素养,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合作中协调自己使学生在合作中能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这种新的音乐教学模式对教师授课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均提出了更多挑战,二胡实践教学中的发现学习赋予学生更多地实践与自主探究的机会,真正关注学生的身心认知水平与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增强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与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