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环境理论界与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以经济学、生态学、区域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学科知识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整理、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以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阶段的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宝应县的实证研究,探索实现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途径,为县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首先,通过研究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针对县域层面,从发展目标定位、管理体制及公众环保意识等方面剖析了我国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过程中的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特殊性。
其次,从农村和城市两个层面阐明了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
再次,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研究表明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于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重要条件是实施促进环境保护发展的优惠政策,外生动力在于加强先进适用环保技术的开发研究,有效途径是推进公众参与,倡导全民环保。
最后,建立了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宝应县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进行了评价分析,并从园区规划、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农业、生态工业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从公共管理角度为理顺环保管理体制,实行科学综合决策,提高县级政府公共管理水平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