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对于如何能更好的促进蒙古经济的发展,国务院也提出了相关意见,指出“积极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争取到2020年能够达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到平均水平以上”;“加强与蒙古国、俄罗斯等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在内引外联枢纽作用的引导下,努力构建面向北方、服务内地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的政策促进了内蒙古边境贸易的发展,而贸易结构一直是经济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对于内蒙古边境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其产业结构效应的研究,既是国际贸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产业经济学所关注的重要领域。边境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两者联系紧密,产业结构变化决定了边境贸易结构的转变,而边境贸易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 本文从边境贸易内涵界定及贸易理论出发,研究了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以及地缘经济学各大学派对边境贸易的解释及其局限性,总结了影响边境贸易发展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和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边境贸易的产业结构效应,包括边境贸易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机理和边境贸易对产业结构的作用路径;基于边境贸易的发展状况和政策内容视角梳理了内蒙古边境贸易的发展历程:自建国初期的冷战时期开始,将内蒙古边境贸易划分为三个阶段:冷战时期的边境贸易发展(1947-1992)、沿边开放以来的边境贸易发展(1992-2000)、新世纪以来的边境贸易大发展(2000-至今),从而对内蒙古边境贸易的发展历程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 在采取内蒙古边境贸易和产业结构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能够反映长短期动态关系的VAR模型,分别从产业结构变动程度和方向两个视角实证检验了内蒙古边境贸易影响产业结构的长短期效应。主要结论有:内蒙古的边境贸易在长期出口贸易能够对其产业结构变动带来较大影响,且体现在降低第二产业比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上;进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变动造成的影响较小,且在产业结构的作用方向上与出口是一致的,但由于其较小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导致在作用方向上未呈现出显著现象。而短期内,无论是产业结构变动大小还是变动方向方面,边境出口和进口不会对产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由此得出新时期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提升产业结构效应的对策建议,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快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应坚持内蒙古边境贸易的绿色、创新、协调发展理念,如边境贸易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优化应同步进行,注重内蒙古边境贸易质量与效益、规模与速度的统一。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结合边境贸易的特性,将区域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拓展至边境地区;第二,在基于供给和需求层面明晰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探析了供给约束下和需求约束下边境贸易的产业结构效应;第三,对边境贸易影响产业结构的长短期效应在内蒙古地区的现实表现进行了系统的经验分析。 此外,本文在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及其产业结构效应研究上,只是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三点:(1)对内蒙古边境贸易影响产业结构的路径进行经验检验。(2)比较内蒙古与其他地区发展边境贸易的产业结构效应。(3)内蒙古在边境贸易上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哪一种,是产业间贸易还是产业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