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又称恶性肿瘤,是由细胞异常增殖所导致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生命健康的疾病。恶性肿瘤的形成与抑癌基因的失活和原癌基因的异常激活密切相关,其中抑癌基因p53在抑制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p53在近50%的癌症中发生了突变性失活,在其余大部分恶性肿瘤中,p53虽仍为野生型,但其抑癌功能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抑制。然而在许多这样的肿瘤中,p53的抗肿瘤活性是如何丧失的还不十分清楚。因此筛选能与p53的调控因子相互作用的新蛋白,研究这些蛋白对p53的调控作用对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p53最重要的负调控因子,泛素连接酶Mdm2能通过诱导p53的泛素化降解,抑制p53的功能。实验室的前期工作发现,核糖体蛋白RPS26可以与Mdm2相互作用,抑制Mdm2的泛素连接酶活性。本课题进一步研究了RPS26对p53的功能调控。结果发现,过表达RPS26可以抑制Mdm2对p53的泛素化降解,促进p53的活化。用siRNA干扰的方法降低RPS26的表达时发现,RPS26表达量的下调会抑制DNA损伤应答中p53对其下游基因的激活,但并不影响p53的稳定性;与此同时,细胞也失去了进入G2/M细胞周期检验点的能力。进一步探索其发生机制时发现,在RPS26表达量降低的细胞中,DNA损伤诱导的p53的乙酰化修饰以及p53与其靶基因启动子的结合都大幅度降低。此外,RPS26可以与p53发生非Mdm2依赖的结合,并且可以与p53及其乙酰化转移酶p300存在于同一个复合体中。而在没有胁迫刺激的正常细胞中,降低RPS26的表达会引起RPL11介导的p53的稳定和激活,以及p53激活后诱导的细胞生长抑制。这些研究结果说明,RPS26可以通过直接调控p53的转录活性参与到DNA损伤应答中。去泛素化酶HAUSP可以通过去除p53的泛素化修饰,促进p53在DNA损伤等胁迫反应中的激活。在之前的研究工作中,我们通过质谱分析的方法发现Bat3很有可能是HAUSP潜在的结合蛋白。在本课题中,首先通过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免疫共沉淀实验确证了Bat3与HAUSP的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Bat3在HAUSP存在的情况下能调节p53的稳定性,并且Bat3可以促进HAUSP抑制Mdm2降解p53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Bat3可以通过HAUSP参与p53稳定性的调控。综上所述,本课题揭示了核糖体蛋白RPS26,作为核仁的组成部分对p53应答DNA损伤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且发现与HAUSP相互作用的蛋白Bat3可以通过HAUSP参与p53的稳定性调控,这些研究扩展了对p53相关调控的认识,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