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客家方言的被动句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heme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家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基本方言之一。由于迁移的频繁,客家人散落在中国各地,而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客家方言各自出现了新的特点。而迁移到成都的客家人,在与成都人的交流中,深受成都方言的影响,自己的方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成都客家方言,除了本身的被动标记依然在使用,同时还吸纳了成都方言的常用被动标记,即“着”。本文是以成都客家方言的被动句为研究对象,按照成都客家方言的源被动句和接触性被动句将成都客家方言的被动句分为两大类。第二部分描写成都客家方言的源被动句,第三部分描写成都客家方言的接触性被动句。在第二部分中,又依据被动句的强弱将源被动句分为显性被动句和隐性被动句。显性被动句是指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的被动性较强。隐性被动句是指没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的被动性较弱。之后,再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对显性被动句和隐性被动句进行描写和分析。在显性被动句的句法成分方面,本文在对每个成分进行分析之后,还研究了其对整句被动性的影响,从而归纳出一些影响整句被动性的因素。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是描写“着”字被动标记,从成都客家人使用“着”字被动句的情况,“着”字成为成都客家方言的被动标记的原因,“着”字被动句的句法特征以及地域分布等方面进行了描写,最后对比“着”字被动标记和“拿分”被动标记,得出异同,二者的差别不大,所以那些细小的差别便是价值所在。通过描写和对比,本文力求最大程度上客观地展现成都客家方言的被动句现状,总结成都客家方言的被动句特性以及其受成都方言的影响所呈现出的新状态。
其他文献
为研究涡旋膨胀机的性能并对其进行理论和实验分析,基于能量和质量平衡建立了热力学模型,在热力学模型中考虑了径向和切向泄漏,工质气体、涡旋盘和板之间的传热.通过求解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