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特指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对少数民族的优惠照顾政策,一般包括:同等成绩,优先录取;适当加分,降分录取等。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初步制定到发展成熟的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高考制度确立以后、文革中、高考制度恢复以后、21世纪初期的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等五个基本阶段。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是中国高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向少数民族做的适度倾斜性分配;是民族平等原则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体现了“作为公平的正义”,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补偿。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政策执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民众对教育资源的需求量和关注度增加;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高校扩招和民办高校的发展等。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执行环境的变化,使得该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民族教育法律制度不完善;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中的“搭便车”现象;政策内容本身的不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
现阶段,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仍有继续执行的必要,但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和改进。针对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树立和坚持政府责任的视角是规范和改进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的基本保障。具体的措施有:完善民族教育法律体系;增加对高校实行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的财政补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