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us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信息,已成为非财务信息中重要的内容。过去,不论是投资者、经营管理者还是其他利益相关者,他们所关注的焦点,即都是公司的经营状况——对财务的分析。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视线开始转向对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的研究。非财务信息中涉及公司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这些信息对公司未来经营所产生重大影响。而企业是否有必要对其环境信息进行披露,正是本文关注的焦点。现在,环境问题已得到了政府和各种非政府组织(NGO)广泛关注,并且成为广义公司治理问题的一部分。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虽然发展的较晚,兴起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初,但是其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对环境信息的披露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尚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是制造业大国,环境污染问题相对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市场对企业环境治理还缺乏有效的约束,而公众和一些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环保行为监督也软弱无力。因此,一些上市公司漠视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重大事件时有发生。企业对外披露环境信息,有利于公众监督企业,有利于改变企业环境行为。但是,在2006年以前,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大多数是在年报中零星披露,没有形成规范的内容及格式。只有少量的公司单独披露有关环境信息的报告,比如中国石油、宝钢股份和青岛海尔等。近年,在沪深交易所、国资委等机构的推动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迅猛增长。不论上市公司是出于什么原因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能够发布其对社会的责任履行的情况,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为了寻求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动力或压力,提高其披露能力,本文将从上市公司所发布的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取有关环境的内容,并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环境信息披露的问题加以分析,给企业提供相应的对策。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1)分析企业为什么要对环境信息进行披露;(2)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应承担对环境的社会责任,即对环境信息披露什么内容;(3)通过对企业的指导,来指引企业对环境信息应该怎样披露,来阐述企业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方法。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理论和实践来指导企业,使其认识到企业在经营活动的同时,应对社会承担什么样的环境责任。从而为使企业能够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针对环境信息披露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研究的局限是:首先,纵向数据采集的较少(年份),造成统计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其次,环境信息作为社会责任的一部分,若将其机械的拆分,不利于反映出真实的状态,比如如何判断环境信息在社会责任方面所占有的权重。再者,对那些没有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没有对有些在年报中零星披露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就是发布环境信息是否对资本市场——股价走势是否有影响等,未作实证研究。
其他文献
在青海省旱地进行春油菜"青杂5号"需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春油菜生育期中干物质累积量随植株生长发育呈快速增长趋势,结角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高峰,为9 951.00 kg/hm2。春油
混业经营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也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实施混业经营必须采取渐进式的战略,中国银行业必须在现有法律框架下采取有
目的:探讨孕28周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分娩方式、分娩时机及母婴结局。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28周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共306例。按终止妊娠
20世纪晚近以来,亚里士多德主义与康德主义的双峰对峙构成了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话语。在前者看来,人类实践的依据是绝对化的"共同体",这是一种思辨的客体形而上学;在后者看来
本文指出了我国城市严峻的交通形势和即将面临的更为严峻的交通前景 ,在反思国内的教训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建设特大城市地下快速路和地下物
对语言的理解,离不开文化语境;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能脱离文化语境,否则就无法学到纯正的英语。目前中国英语学习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能够真正用纯正英语交流的人依然是少
本文以统计年鉴中居民收入分组数据为基础,运用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完整地计算了1980-2010年城镇、农村和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计算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研发基于激光测量、先进传感和无线网络等技术的路基沉降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表面沉降激光自动测量、路基分层沉降与横向位移同时自动测量、路基横向剖面沉降自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存在典型的二元经济现象。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具有多维复杂的特征,因此套用现有理论来解决我国的二元经济问题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在分析我国
产业集聚不再仅局限于加工制造业,而是大量出现在服务业行业中。基于此,文章首先界定了新型产业集聚的内涵、类型,并探讨了新型产业集聚区构建知识联盟的条件,进而提出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