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07~2009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安达试验站进行,研究高产栽培方式与不同肥密组合对玉米群体结构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II1465”栽培方式与传统垄作栽培方式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群体结构特性变化不同。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II1465”栽培其穗位及穗位以上叶片茎叶夹角低于传统垄作栽培;穗位以下高于传统垄作栽培;整株水平叶向值则始终高于传统垄栽培。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对玉米株高影响不大,茎粗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II1465”栽培方式下茎粗始终高于传统垄栽培,在8万株/hm2和10万株/hm2时,茎粗间差异显著(P<0.05)。在低密度种植条件下,LAI差异不大,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II1465”栽培方式生育后期LAI下降速度慢,体现出了“前快、中稳、后衰慢”的良好群体结构特性。“II1465”栽培方式下玉米群体内各层次PAR高于传统垄栽培,并有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差异增大的趋势。2.两种栽培方式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其光合特性差异表现不同。玉米群体冠层内叶片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单峰曲线变化,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M”型。“Ⅱ1465”栽培方式相对于传统垄两种栽培方式,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都要高于传统垄栽培方式。3.两种栽培方式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根际土壤微生态变化不同。“II1465”栽培与传统垄作相比,在0~10cm、10~20cm、20~30cm耕层的土壤容重分别比传统垄降低了2.4%、3.1%、1.39%;孔隙度增加了5.9%、8.33%、2.08%;在10~20cm耕层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土壤中的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时期内均高于传统垄作栽培处理,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4.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呈现“S”曲线变化。栽培方式、施氮量、种植密度间互作,各处理间玉米地上干物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通过Logisti方程拟合,“Ⅱ1465”栽培方式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高于传统垄栽培,子粒的灌浆速率明显提高,并且出现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的时间要早于传统垄栽培。5.两种栽培方式下不同肥密处理对收获期玉米子粒品质影响不同。子粒粗蛋白含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少,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子粒淀粉含量随着施氮量与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粗脂肪含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Ⅱ1465”栽培方式相对于传统垄栽培方式,收获期子粒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有所增加,而淀粉含量降低。6.在两种栽培方式下不同肥密组合对产量性状影响表现为:“Ⅱ1465”栽培方式下,最佳肥密组合是施氮量为330 kg/hm2,种植密度为8万株/hm2,产量达到13856.30kg/hm2;传统垄栽培方式下,最佳肥密组合为:施氮量为210 kg/hm2,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产量达到12220.64kg/hm2。“Ⅱ1465”栽培方式相对与传统垄栽培平均产量提高了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