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东仓鼓乐社六十余载变迁与现状考察

来源 :西安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bc000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鼓乐是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流行于西安地区城乡及沿终南山麓一带,现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西安鼓乐目前仅存六大百年老社,本文考察的东仓鼓乐社则为其中之一。该乐社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官办鼓乐社,由于其建社历史悠久,所以我的选题会顺着乐社的历史变迁脉络去梳理,并以杨荫浏先生等人1954年所编印《陕西的鼓乐社与铜器社》调查报告为依托,将论题分为三个章节阐述,第一章从乐社生存环境及其乐社背景入手,讲述大背景下乐社的生存状况。第二章则会从音乐本体入手,由于当时东仓鼓乐社是以乐社联盟的状态出现,未有单独记录其音乐形态,故笔者将会对东仓鼓乐社从乐谱、乐器、乐曲、乐调都进行一个全面的整理分析,从共性中分析个性。第三章将重点阐述该乐社的转型,东仓鼓乐社是西安鼓乐现存老乐社中唯一一个成功进行商业化转型的乐社,所以笔者将会在第三章主要分析该乐社由民间化转为公司化运营后,在乐社传承,人员结构,运营状态等方面的变化。从民间“自乐班”转型为与企业合作,是民间乐社不多见的情况,本文将从促使东仓鼓乐社进入大唐芙蓉园的历史原因,以及在转型前期乐社的自救行为,同乐社进入大唐芙蓉园后的发展状态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挖掘。力求详实的展现乐社在这六十年间生存发展的变化、乐谱的传承以及人员的更替,也希望此论题能够拓展学术领域对东仓鼓乐社的了解及研究;并且为乔建中先生在2014年开展的《西安鼓乐数字典藏(六十年重访)计划》项目,更多的保留的有关于东仓鼓乐社的真实音乐形态,及乐社发展状况。
其他文献
为扩大宝相花图案的应用范围, 了解宝相花图案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 以丝巾为载体, 组合不同宝相花纹样并进行多种配色方案. 然后, 应用感性工学技术进行问卷调查设计, 并运用
<正>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又要尽可能地拓展一些新的知识,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气和乐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
期刊
进入21世纪,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各国联系日益密切, 主管全球贸易的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运行不畅, 在美国主导下, 世界经济贸易秩序及格局将重构, 中国面临被排挤的危机.习总
<正>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推进四川自贸区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霍伟东内陆自贸区的设立于"一带一路"密切相关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
旅游节庆活动被看作是"开放经济"的一张亮丽名片,对丰富旅游产品、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日益受到城市管理者和学术界的关注。苏
颤振稳定性是大跨度悬索桥设计中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运用大跨度桥梁的三维非线性颤振分析方法,以润扬长江大桥为背景,对影响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一些设计参数如桥跨布置、矢
Matlab是目前国际上应用十分广泛的工程计算与数据分析软件,在多个行业领域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信号与系统是各大高校多个专业的必修课程,例如通信工程系、电信系等等,信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