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感适应性差异与三裂蟛蜞菊入侵的关系

来源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ong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裂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L.)Hitchc.)是入侵华南地区的主要外来植物之一。本研究从乡土植物当中筛选出化感强度与之相似的植物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比较了三裂蟛蜞菊和芒萁的化感作用对芒萁的伴生乡土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幼苗生长的影响,揭示了植物间化感适应性的差异可能有利于外来植物的入侵,丰富了外来入侵植物入侵机制的研究,为外来入侵种的管理和防治提供了理论参考。另外,本研究还探讨了三裂蟛蜞菊凋落物的化感作用以及微生物对其化感作用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三裂蟛蜞菊的化感作用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室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生物测试方法证明三裂蟛蜞菊和芒萁的化感作用强度相似。对三裂蟛蜞菊和乡土植物的化感作用进行比较,从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竹节草(Chrysopogon aciculatus),鳢肠(Eclipta prostrata),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等乡土植物中发现芒萁与外来入侵种三裂蟛蜞菊的化感作用相似。无论是发芽率,还是根长和苗高,芒萁和三裂蟛蜞菊水提液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莴笋(Lactuca sativa)和小白菜(Brassica rapa)三种受体植物的影响趋势和影响程度均相同。因此,可以认为,乡土植物芒萁和入侵种三裂蟛蜞菊的化感作用强度一致。   (2)乡土伴生植物对芒萁的化感作用有一定的适应性,而对三裂蟛蜞菊的化感作用更敏感。以芒萁的伴生乡土植物马尾松和桃金娘为受体植物,研究两种伴生植物对芒萁和三裂蟛蜞菊的化感作用是否存在适应性差异。结果发现,虽然三裂蟛蜞菊和芒萁的化感作用强度相似,但当两者作用于马尾松和桃金娘时,三裂蟛蜞菊表现出比芒萁更强的化感作用。三裂蟛蜞菊对两种伴生植物的根的生长抑制明显,显著影响了根部细胞外渗液电导率及根系活力,破坏了根部细胞的细胞膜,减少了细胞器的数量,进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结果表明,乡土植物对芒萁和三裂蟛蜞菊的化感作用存在适应性差异。由于马尾松和桃金娘与芒萁长期的伴生关系,可能已经适应了芒萁的化感物质,因此受到芒萁的化感影响较小。由于缺乏这种适应性,三裂蟛蜞菊的化感作用带来的影响更大,将有利于外来植物入侵成功。   (3)三裂蟛蜞菊凋落物对莴笋发芽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说明凋落物主要是通过抑制其它植物的发芽率来协助三裂蟛蜞菊扩散。在土壤微生物存在的情况下,除了CAT活性被显著抑制外,其他指标如发芽率,叶绿素含量,生物量都高于灭菌土壤处理,说明土壤微生物主要扮演着缓解凋落物化感作用的角色。
其他文献
古近系心组红岗段是广东三水盆地的主要生油层,以一套黑—灰黑色页岩沉积为主,其富含有机质、纹层理发育良好的岩层与相对贫有机质、含微体生物化石的微扰动层交替出现。根
四枝杈纳米氧化锌(T-ZnO)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纳米三维结构等性能,在光电子器件、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及能源领域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T-ZnO的成核机理研究及可控合成
期刊
基于模间干涉的全光纤电压互感器解决了传统电压互感器中的很多问题,所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课题主要研究椭圆芯光纤的传播特性,为研究基于模间干涉的光纤电压互感器奠定理论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光纤电压互感器的研究现状与课题的研究背景,指出了目前在传统电压互感器中所存在的问题,引出基于模间干涉的光纤电压互感器。并采用马卡梯法对椭圆芯光纤进行分析。针对所选光纤的参数,得到各个模式的模场函数和传播常数表达式
本文对大气湍流短曝光成像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和在实验室建立仿真平台两种方法进行模拟,可以任意设定各种实验参数,得到各种大气湍流条件下目标的成像。
1.品种选择宜选用早熟、容易坐瓜、耐阴雨的品种。2.适时播种大棚栽培于2月中旬播种育苗,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边浸烫边搅拌,待水温降到30℃时浸泡4~6小时,搓净种皮上的黏液
微沟道是生物化学、微纳流体行为研究、纳米光学、生物医学等方面研究的重要载体,是微控流芯片(Microfluidic Chip)的核心部分,也是纳米制造工艺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文以微
半导体异质结构中二维电子气的磁阻振荡是一种二维电子的量子效应,反映朗道能级态密度在费米面处的变化。通过磁输运测量来研究二维电子气的磁阻振荡,可以获得丰富的材料电学特
期刊
随着媒体格式与标准的日渐增多,可重构计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媒体处理中。在对规整、运算密集型媒体算法的处理上,可重构计算阵列同时拥有高性能和灵活的可编程性,填补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