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城镇化已进入稳速提质关键期。城镇基础设施作为城镇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供给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城镇化发展的得失成败。其中,关键在于结合区域差异性与个体异质性,通过顶层设计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实现资金配置优化与经济结构改善,继而促进城镇基础设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河南省地处内陆中原,既是人口大省与农业大省,又是当前城镇化发展较快地区。近年来,河南省在优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上做出诸多努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年提高,但较之国内发达省份仍存在较大差距。究其根源,主因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仅依靠政府为单一主体的传统投融资模式早已无力满足建设资金需求,加上部分地方投融资平台的低效运作、监管不足及投融资方式的滞后,严重制约河南省城镇基础设施发展。据此,在“四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加强对河南省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进行转型、优化和重新设计的研究,已经成为河南省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根据对河南省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的基本判断,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投资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以提高城镇基础设施供给水平,改善城镇基础设施供给效率为主线,深刻透视河南省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在规模、主体、方式、平台、监管上现存问题,并结合美、德、英等发达国家与北京、上海、重庆等国内省份的经验,分别从政府采购、特许经营、民间投资角度,对河南省非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准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模式进行了创新。最后,为更好地助力河南省城镇化水平提升,本文建议:河南省政府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明晰各主体职责定位;大力发展省内金融市场,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不断完善政策机制,为民间资本准入提供制度性保障;采用多视角投融资效率考核机制,提升投融资效率;加强多方位投融资监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