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国内外翻译界对其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对诗歌和小说的翻译研究。戏剧既是一种文学艺术同时又是一种表演艺术。也就是说,戏剧兼具可阅读性和可表演性,戏剧译本不但要通顺、达意,易于阅读;还要朗朗上口,易于表演。可见,戏剧翻译具有很大的难度。戏剧的另一个特点:可表演性和文化附载性的并存,导致了戏剧翻译中的又一大困难:适应舞台演出的改变与文化特征的忠实传递。戏剧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以舞台演出为目的,同时蕴涵着文化特质。因而戏剧翻译也应将这两方面考虑在内:既要保证译语文化环境中的可表演性,也要传递源语文化的典型特征。于是,为适应舞台演出而作的改变与文化信息的传递就成为戏剧翻译中的一对典型矛盾。
本文作者从功能主义角度出发研究戏剧翻译。该理论突出了文本功能的重要性,以及翻译的目的性。作者认为只有对翻译目的进行准确界定,译者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矛盾,并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剧本翻译。就戏剧创作而言,大部分戏剧都是为舞台而创作的。相应地,多数戏剧翻译也是以舞台表演为中心。无论是舞台戏剧的创作还是翻译,其主要目的都是获得舞台表演的成功。戏剧翻译旨在译入语文化中实现同等的戏剧效果。因此在处理戏剧中的文化因素时,应该考虑译入语听众的感受,根据译入语的文化规范及传统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在可能的条件下,要尽可能的传递源语文化信息,让译入语听众感受源语文化。
以功能主义为指导,作者对老舍先生的代表作《茶馆》的两个英文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茶馆》虽然只是一个三幕短剧,但却反映出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对译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两个译本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试图保持剧本的可表演性并注重戏剧中文化因素的传递。作者希望通过两个译本的比较,从两位译者成功的翻译实践中找到有益启示,对戏剧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有所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