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性味理论是中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是中药区别于植物药、天然药物的突出标志,是中医与中药之间的桥梁。中药的性味是根据药物作用机体所产生的效应和针对临床病证的实际疗效,经实践验证,最终归纳总结出来的,是对中药复杂的多层次作用的高度概括。在此框架下,将中药与对应属性相结合,强调其诸多方面药性中的特征性内容,根据中医辨证用药原则,与其临床应用中所体现出的功效作用相对应,进行药性与功效的关联性方面的研究探讨,对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的再升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性味理论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于中药性味的认识以及对于中药性味判定的方法学的演变,使得众多中药性味的标定混乱,具体到单味中药某一“性”或“味”的标定,历代医家也多为此所争论不休。现代研究也困惑于如何科学合理地阐明中药性味标定的依据,药味与药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中药性味的精细结构。因此,如何阐明中药性味理论的科学内涵,又能保持和发扬中医药自身的特色优势,一直是中医药学者面临的艰巨任务和巨大挑战。商陆为石竹目商陆科商陆属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或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 L,)的干燥根。商陆作为药物使用的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临床疗效突出,同时也是著名的有毒中药。商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河南、陕西等地。关于商陆的性味,《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商陆味辛平;《得配本草》说商陆苦、辛、冷;《本草从新》中描述商陆苦寒。而到了现代,《中国药典》中记载商陆味苦性寒。显然对于商陆的性味,历史记载与现代的《中国药典》的描述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发现商陆的“味”主要集中在“苦”味,“辛”味和“酸”味;而对于商陆“性”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寒”性和“平”性。我们可以发现,历代本草对商陆的味大体分为两种观点,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清代以前本草认为商陆主要为“辛”味和“酸”味;而清代以后的中药著作及《中国药典》认为商陆为“苦”味;两种观点有着鲜明的时间节点;而商陆“性”的演变,与商陆“味”的演变时间一致。为了合理诠释商陆性味演变的科学内涵,并为正确指导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其性味进行了研究。对此,本课题以商陆性味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运用中药性味可拆分性和可组合性研究的研究模式解决商陆在性味及功效等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为证明“中药性味的可拆分性和可组合性”,揭示中药一味一性的客观存在,验证“一药X味Y性(Y≤X)”的假说提供客观依据,进而为下一步揭示其药性(气)的科学内涵提供前期研究基础。同时也为发现并研究出能够治疗重大或疑难疾病需要的创新药物奠定基础。为此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文献综述。以性味问题为中心,系统搜集古今文献中与性味理论相关的记载,厘清了中药性味及关于商陆的名称、品种、产地发展与演变过程,了解近现代有关性味研究的理论及商陆药理与化学成分研究成果、临床应用总结,完成关于中药性味理论研究及商陆的研究综述,为本文实验研究的开展奠定丰富有效的文献基础,同时确定本文研究对象为Phytolacca acinosa Roxb的干燥根。2.商陆的性味考证研究。通过考证历代本草著作对商陆性味的记载,结合中药性味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明晰了商陆性味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时期性味的内涵。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辛”,‘到《名医别录》的“酸”,到《本草经集注》的“辛,酸”,·到《中国药典》的“苦”,经历了由“单味”到“复合药味”再到“单味”,由“辛,平”、“辛、酸,平”、“辛、酸,寒”、“苦,寒”的发展演变过程。3.商陆性味物质基础的可拆分性研究。采用水煎煮、醇沉,萃取及大孔吸附树脂等提取分离技术的组合应用,将商陆水煎液拆分为成分之间互不交叉的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皂苷组分、鞣质组分和酚酸组分等5个组分。该拆分方法符合全成分拆分、各组分成分之间互不交叉、尽量保持化学成分原型三大原则。4.商陆性味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研究。本文采用与商陆性味功效相关的利尿、泻下、抗炎、免疫增强、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等复合药理学指标作为性味功效评价系统,对商陆性味拆分组分的生物学效应进行评价。本文证明:商陆具有利尿、泻下、抗炎、免疫增强、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其发挥利尿与泻下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多糖组分和脂肪油组分;抗炎与免疫增强作用的物质基础为皂苷组分;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为酚酸组分与鞣质组分。在本文研究工作中,首次发现:(1)在利尿实验研究中,首次发现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2)在泻下实验研究中,首次发现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具有泻下作用。(3)在抗菌实验研究中,首次发现酚酸、鞣质组分具有抗菌与抗病毒作用。(4)在抗病毒实验研究中,首次发现酚酸、鞣质组分具有抗病毒作用。(5)在抗肿瘤实验研究中,首次发现酚酸、鞣质组分具有抗肿瘤作用。5.商陆性味拆分组分的归属研究。采用文献研究,结合数学方法,分别从传统中医药学研究方法和现代科学的角度对商陆拆分组分进行归属,结果表明:商陆的利尿及泻下作用为其“苦”味的作用,抗炎与免疫增强为其“辛”味的作用,抗菌、抗病毒与抗肿瘤作用为其“酸”味的作用。商陆的“苦”味的物质基础为多糖组分、脂肪油组分,“辛”味的物质基础为皂苷组分,“酸”味的物质基础为酚酸组分、鞣质组分。证实了中药性味的可拆分性,揭示了中药“一味一性”的客观存在,验证了“一药X味Y性(Y≤X)”的假说的客观性。6.商陆性味拆分组分的化学成分研究,通过弱阴弱阳离子交换串联树脂(Amberlite FPA90-Cl-+Amberlite IRC-84)、离子交换琼脂糖凝胶(DEAE-Sepharose F. F.)、离子交换纤维素(Cellulose DEAE-52)、丙烯葡聚糖凝胶Sephacryl S-400 HR等离子交换和分子筛柱色谱等对商陆拆分组分中的多糖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7种均一多糖:PAP-1—PAP-7,并采用单糖组成分析、部分酸水解、Smith降解、高碘酸氧化、甲基化分析、红外光谱等化学和波谱学方法,分析商陆多糖的化学结构特征。此外,7.商陆多糖的抗肝损伤作用研究。通过小鼠CCl4肝损伤模型,证实商陆多糖具有很好的保肝作用,进一步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及H202致HepG2细胞损伤模型,发现多个均一多糖具有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及对H202损伤的HepG2细胞的保护作用,而其中PAP-3具有最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及细胞保护作用,提示PAP-3具有进一步开发成新药的可能。8.商陆皂苷组分对于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通过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 DSS)诱导的急性小鼠结肠炎模型证实商陆皂苷组分具有好的治疗作用,包括改善结肠炎小鼠的体重降低,缓解结肠炎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降低肠内TNF-α、IL-1β以及IL-6的蛋白表达,进一步通过实验证明商陆皂苷组分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进而抑制iNOS及COX-2的表达,来实现其治疗作用。本研究的创新性与特色:本文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基于中药性味“一药X味Y性(Y<X)”的假说,以中药性味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的研究思路,对传统中药商陆的性味及其物质基础、性味药理学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研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解决对商陆性味及功效等认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商陆的临床应用、新药研制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同时,也为揭示中药一味一性的客观存在,验证“一药X味Y性(Y≤X)”的假说提供科学证明,进而为下一步揭示其药性(气)的科学内涵,同时也为发现并研究出能够治疗重大或疑难疾病需要的创新药物奠定前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