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内蒙古额尔古纳草甸草原、满洲里典型草原、陕北神木县荒漠草原和杨凌示范区一年生杂草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二值出现次数”和“地上生物量”的调查方法,对草地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运用幂乘方法则、β-二项分布模型和γ分布模型对四个区域草地群落的调查数据进行解析,探究在不同区域、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的物种数、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以期通过草地植被群落基本特征及其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群和群落整体的空间异质性的定量研究,为草地的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和草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我国草原物种多样性的维持与草地生产力的提高提出有效对策。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不同类型、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内蒙古额尔古纳草甸草原、满洲里典型草原、陕北神木县荒漠草原和杨凌示范区一年生杂草群落,利用植物种在样方内出现次数和生物量的调查方法结合幂乘方法则、β-二项分布模型、γ分布模型解析法,在探明植物群落空间分布规律时具有很好的吻合性,可在草地群落空间异质性的定量研究中应用。(2)额尔古纳草甸草原在刈割和放牧两种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整体均具有比随机分布强的空间异质性,且割草地的物种数、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群落整体的空间异质性指数(δc)均大于放牧地;草地在放牧利用后,轮叶委陵菜(Potentilla verticillaris)、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车前(Plantago asiatica)等退化草地的指标植物种增加,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和羊茅(Festuca ovina)等禾本科优良牧草只在割草地出现。(3)满洲里典型草原在禁牧和自由放牧两种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整体的空间异质性均强于随机分布,且禁牧草地低于放牧利用草地。禁牧后,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H′)、样方内的平均物种数和平均物种多样性指数均略有降低;大针茅(Stipa grandis)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成为群落的前两位优势种,异质性程度变低,接近于随机分布状态;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等10种牧草经过禁牧后,其空间异质性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说明禁牧对草地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4)陕北神木县三种不同类型的荒漠草地共同出现的植物种有16种,总物种数顺序依次为黄花蒿(Artemisia annua)草地<羊草草地<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草地,物种多样性指数为羊草草地<黄花蒿草地<百里香草地,均匀度指数为羊草草地<百里香草地<黄花蒿草地;群落整体的空间异质性指数表现为黄花蒿草地<羊草草地<百里香草地,而羊草草地样方内的平均生物量最大,说明群落的异质性处于中等水平时生物量最高。(5)通过对杨凌示范区一年生杂草群落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狗尾草(Setariaviridis)种间竞争力强,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生物量最高而异质性最低,接近于随机分布状态,它降低了群落整体的空间异质性;总物种数、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生育期延续推移而减少,样方内的平均物种数、物种多样性指数(H′)也均呈现减小的趋势;样方内的平均生物量随着生育期推移,而空间异质性逐渐降低,生物量在7月21日出现最大值,相应的群落整体的空间异质性指数出现最小值,总体表现为草地群落的生物量随着异质性指数的增大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