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时期,东周“天下共主”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了,进入一个无政府时代。此后,各个诸侯国都被卷入兼并战争中,整个社会陷入了群雄混战的状态。秦国作为一个积弱的边陲小国,该怎样应对时刻迫近的战争危险,避免亡国灭种的命运呢?商鞅从其大历史观出发,以人性自私论为基础,提出全面政治变革的主张:一是要求君主在思想认识上从“与民争利”转向“与民分利”,这样才能形成的一个坚定的君民利益共同体,团结一致对外;二是在制度选择上从“人治”转向“法治”,这样才能提供一个稳定公平的国内社会环境,这是长久的基本国策;三是在政策路线上从“王道”的道德说教转向“霸道”的武力征服,这样才能快速提高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以便图存争霸,这是国家当前的紧急要务。这三个转变要同时进行,但第三个最关键,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他富国强兵的变法目标,而且能为其“以战止战”的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商鞅看来,“以战止战”是以手段的恶来达成目标的善。 商鞅政治思想的现代价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助于破除当前的“软实力”崇拜。我国要义无反顾集中精力发展硬实力,同时也要审时度势适可而止地发展软实力;二是有助于加强抑制官员贪污腐败的治理。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重刑”威慑和重赏“告奸”使官员不敢贪污腐败,通过“别其势”对官员权力的限制和交叉来使其不得贪污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