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收集来自全国不同省份(自治区)的甘蓝型、白菜型油菜籽268份,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原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随机抽取63份油菜籽建立水分、灰分、β-胡萝卜素、生育酚含量的定标模型,选用15份油菜籽验证定标模型的准确性,随机抽取80份油菜籽建立油、蛋白、植酸、芥子碱、磷脂、甾醇含量的定标模型,选用20份油菜籽验证定标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建立的油菜籽各组分定标模型预测256份甘蓝型油菜籽各组分的含量,并分析不同的海拔高度对甘蓝型油菜籽各组分含量特征分布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偏最小二乘法,通过优化光谱区间、判定比较光谱预处理方法、确定最佳主因子数并剔除异常样品建立油菜籽各组分含量的定标模型,水分含量的定标相关系数Rc及验证系数分别为0.9991、0.9306;含油量的定标相关系数Rc及验证系数分别为0.9956、0.9845;蛋白质含量的定标相关系数Rc及验证系数分别为0.9958、0.9895;灰分含量的定标相关系数Rc及验证系数分别为0.9872、0.9034;植酸含量的定标相关系数Rc及验证系数分别为0.9412、0.9447;β-胡萝卜素含量的定标相关系数Rc及验证系数分别为0.8342、0.8061;芥子碱含量的定标相关系数Rc及验证系数分别为0.8253、0.7931;磷脂含量的定标相关系数Rc及验证系数分别为0.8564、0.8621;生育酚含量的定标相关系数Rc及验证系数分别为0.7621、0.7113;甾醇含量的定标相关系数Rc及验证系数分别为0.8236、0.6878。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油菜籽各组分近红外光谱模型的测定结果基本在国标标准方法误差以内,能够满足油菜籽的品种选育、生产、收购、贮藏及深加工过程中对油菜籽各组分快速测定的要求。2.分析不同地区油菜籽、菜油、菜粕中营养成分及抗营养成分,其中12个品种油菜籽含油量超过45%,13个品种菜粕蛋白含量超过45%,菜粕中的4个品种植酸含量低于1.5%,43个品种芥子碱含量低于1%,菜油中的6个品种β-胡萝卜素含量高于60mg/Kg,7个品种磷脂含量高于1.9%,9个品种生育酚含量高于0.25%,23个品种甾醇含量高于0.35%。3.收集不同海拔高度同一品种甘蓝型油菜籽4份,初步可知油菜籽含油量、植酸含量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升高,即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蛋白质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而下降,即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磷脂含量除在354m处略偏大外,基本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性。油菜籽水分、灰分、β-胡萝卜素、芥子碱、生育酚、甾醇含量与海拔高度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