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sh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最根本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撑,凝聚着一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现实感受和未来期盼,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民族精神教育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品格的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   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这一工作,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在内容体系、实效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理论研究,对于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提升教育实效,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丰富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文献法、调查法,从整体上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进行研究。   第一章: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理论解析。重点分析民族精神的含义、特性、民族精神教育的含义、界定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基本内涵,梳理回顾建国以来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者三个方面的发展变化,阐明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实状况。着重立足于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实际,分析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探索,阐述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在教育格局、教育成效、教育经验等三个方面取得的成绩,总结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分析。重点阐述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即马克主义民族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教育,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等等。   第四章: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主要从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新媒体阵地四个方面阐述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五章: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队伍建设。着重分析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队伍的基本构成,阐述教育队伍在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其他文献
考试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中国的考试立法主要成果集中在教育考试领域,对于其他类型的考试,特别是国家类考试,只是由相关主管机关制定行政规章加以规范。这些行政规章相互
近年来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公司发起人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等骗取公司设立登记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如何通过撤销公司瑕疵设立登记,以有效防止公司发起人的违法行为,维护
金融集团,指主导业务是金融业务的各企业法人集合而成的经济意义上的实体。关联交易是相互间存在控制或者重大影响关系的主体之间所进行的利益转移的行为。因而,金融集团关联交
国有企业私有化是指西方的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将国有企业以股份、债券等形式出售给私人,它不同于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改制。但是企业由国营到私营的转变都是其
量刑被称为刑法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可见对犯罪人正确地适用刑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正因为如此,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国都对量刑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来保证量刑
本文针对“朱某与JH公司合同纠纷案”进行了法律分析,内容涉及该案《合作协议》与《销售承包合同》的性质、效力、对认定这两个合同效力应当适用的法律以及对法院就该案判决的
中国具有设立“见危不救罪”的社会土壤和历史渊源,基于大陆法系国家对见危不救犯罪的规定,可以为我国“见危不救”入刑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见危不救”入刑的最大争点在于道德的法律化及其标准问题,“慈善准则”可以将“见危不救”归于刑法制裁。“见危不救”入刑符合道德刑法化的正当性和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相较于传统的以“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对“见危不救”进行层次划分,从“一般救助义务”与“特殊救助义务”的角度
学位
杜绝高风险行为违章“两票”合格率逐年提升“1月份发现45起严重违章,其所在单位要认真分析。分析报告必须由该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核,主要负责人审定,2月底上报安质部。”2月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