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土壤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在空间尺度上表现为非均质体,高度空间变异性是土壤的重要自然属性之一。土壤养分在其中显现出复杂的镶嵌性,对其含量、分布等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于了解土壤活动、土壤肥力评价、施肥控制、植被更新过程、林木的产量分析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有助于外推预测采样区域外的土壤特征。应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对土壤空间异质性的研究相对于传统的统计方法更为准确、直观,本研究以湘中石栎(Lithocarpus glaber)-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使用地统计学的半方差函数方法和基于区域化变量理论的地质统计软件GS+对目标区域内的100个10 m 10 m样地取得的不同深度的300份土壤样本进行了碳贮量和全钾的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对可能引起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如地形因子(坡度、坡向、海拔和凸凹度)、凋落物量等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为揭示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了解该林型的土壤养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进行林地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青冈-石砾常绿阔叶林0-30 cm土壤碳贮量平均值为21.21t·hm-2,达到了中等变异强度,土壤碳贮量均值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3个层次土壤碳贮量均符合指数模型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通过半函数方差分析,在10-20 cm土层土壤碳贮量的空间结构比C/(Co+C)大于0.7,表明此土层碳贮量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0-10 cm、20-30 cm和0-30 cm层土壤碳贮量的空间结构比C/C0+C)大于0.9,表明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的C贮量具有较弱的空间自相关性。各土层土壤碳贮量与海拔高度、坡度和凹凸度均呈负相关关系,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土壤C贮量的变化受地形因子影响较小。0-30 cm土壤钾含量平均值为28.04 g·kg-1,为中等变异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除20-30 cm土层中K含量符合线性模型外,0-10 cm和10-20 cm土层和0-30 cm土层K含量符合球状模型分布,各土层土壤K含量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0-10 cm、10-20 cm、20-30 cm和0-30 cm土层中K含量的空间自相关变程范围分别为37.51 m、25.38 m、39.78 m和28.92 m,土壤K含量有较小的空间异质性尺度。各土层K含量随地形的变化趋势较为明显,表现为斑块状空间分布,低值出现在中下部的山脊,高值出现在上部山脊和西南角的部分沟谷。土壤K含量与海拔高度、土壤粘粒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K含量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受成土母质和地形等结构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