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anem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等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中约有85%的患者伴有上肢功能障碍。传统的康复训练方法是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手把手、一对一、连续并反复的被动训练,存在效率低、控制精度差、患者被动接受治疗主动性差等问题。因此,研发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患肢进行康复训练,不仅可以缓解康复医师短缺的社会难题,而且有利于缩短康复时间并提升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需求背景。本论文针对现有的末端牵引式和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存在的惯性冲击大、控制柔性差,训练动作单一等问题,结合自主研制的绳牵引式上肢康复机器人本体,开展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以期实现该机器人在被动、主动等不同训练模式下的柔顺控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是:1、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和运动规划。结合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的混联机械结构,进行了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康复机器人关节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了临床上肢康复动作的运动特性,采用动作捕捉技术得到了不同康复动作的速度和加速度曲线。采用笛卡尔空间规划方法进行轨迹规划,并采用matlab建立了康复机器人模型,进行了运动仿真,结果表明:机器人的轨迹平滑,运动柔顺,可实现平稳的康复训练。2、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不同训练模式下的控制方法研究。对于被动训练,采用Jog运动模式和Follow运动模式实现多电机的协调性控制,同时,通过圆弧插补算法提高康复轨迹的准确度,通过设置运动平面检测方法确保被动训练动作的有效性;对于主动训练,采用动作捕捉技术获取上肢的实时运动状态,并结合绳索拉力值判断运动意图,通过PVT运动规划实现康复机器人的跟随控制,并使用PT运动进行速度规划,实现补偿控制。3、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完成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开发,实现了机器人的柔顺控制。硬件方面,搭建了基于Nokov的动作捕捉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软件方面,采用C/S架构开发了上肢康复训练人机交互软件系统,主要包括运动控制层、数据交互层、人机交互界面层。同时,基于案例推理的方法设计了上肢康复评定系统,可结合患肢的运动功能自动生成康复治疗方案。4、柔性上肢康复机器人实验研究。搭建了绳牵引式上肢康复机器人实验平台,完成了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和上肢康复评定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被动康复训练模式下,单关节、多关节动作的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不超过5mm和6mm,且控制系统稳定;主动康复训练模式下,机器人能够实现良好的跟随控制和补偿控制,系统响应延迟不超过5ms。
其他文献
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研究了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的个体发育。赤眼蜂个体发育可分为胚胎期、幼虫、预蛹、蛹期、成蜂羽化五个时期。卵为
一个医疗协会的财务状况和年会展览场地的销售情况息息相关。但是,医疗保健类活动的组织者在向参展商展示参展价值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医生不会走进一个新药的摊位,仅听听
介绍了一种基于国际电工标准下的轴功率1 600 kW交流传动电力牵引系统的牵引、制动性能地面联调的试验基本原理,以及基于该试验原理下的一种具体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方
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检修是保证汽轮机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措施。必须首先判断设备的故障点,了解设备出现故障的具体部件、严重程度及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方法,同时必须充
桐梓县大力发展以休闲避暑为主的外向型乡村旅游,满足重庆市民休闲避暑、回归自然、观光旅游的需求,将潜在的区位、交通、气候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使其成为享誉黔渝
到目前为止,市场化改革已经开始20多年,其已经使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中国经济。但是,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开始不断发展,许多上市公司有了更加广阔的进步机会,就在此时,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不断创新,才
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高额不良贷款难以处置。这将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营业利润,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造成阻碍,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也大大降低。不良贷款后期的处置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跟我国管理不当,相关商业银行法治的缺失以及后期执法不严有很大的关系。要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难以处置的问题,克服此类金融风险的发生,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制建设以及后期的严格执法,真正的做到有法可依,执
现代远程教育的决策和实践呼唤着远程教育理论的指导和参与。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能有效指导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实践的教育理论体系,是摆在广大远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
现在很多学生对“两课”教育很反感,严重影响了“两课”的教学实效。为了顺利实现“两课”的教育目标,必须要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创新,其中包括意识创新、考核创新、模式创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