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德格尔对于根据律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对形而上学根据问题解构的维度,而且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根据探索历史的超越。在根据律问题上,海德格尔早期使用“差异间性”思想对传统根据问题进行了批判,后期使用“历史间性”思想以示对根据探索历史的超越,这种“之间”路线的方法他简称为“间性”(zwischen)。间性(zwischen)具有三重内涵:首先,人之存在处于生成与认识“之间”,“间性”即为存在与真理同一性。其次,人是存在者,却是存在论层次的存在,它的在世存在处于生存与现成“之间”,“间性”即为关联区分性。最后,人之存在,既是领会存在论层次的真理,又是反思存在者层次的真理,“间性”意味着存在真理的双重化运动。所以,“间性”是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思想在根据问题上的独特表达,其意在对传统二元对立的根据模式进行批判。早期根据律问题实则“差异间性”对二元对立根据模式进行批判的问题。存在是根据,但却是“关联区分性”的表现对于存在者层次的根据性,海德格尔的解决之道为:一方面,借助此在(Dasein)使得存在与存在者之间建立起关联,另一方面,又区分存在与存在者的根本差异。此在作为“时间性、生存、世界性”之统一者,它的存在始终是处于有无之间,生死之间,显隐之间的“之间存在”。所以,海德格尔这种存在的“差异间性”思想,克服了形而上学根据探索的二元对立。后期根据律问题是“历史间性”对当前科技“座架化”、哲学科学化地构筑世界图像的批判。从存在历史角度来看,17世纪根据律以定律形式的提出,它是处在“莱布尼茨至现代科学”“亚里士多德至莱布尼茨”两段存在晦蔽历史之间的命运性事件。该事件表明,一方面,存在不仅敞显自身,以此来定调人对根据的探索,存在更根本性地晦蔽自身,通过晦蔽而使得敞显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形而上学根据探索的历史,是运行于晦蔽之上并遗忘晦蔽的历史,这种根据探索从来不具有根据性。所以,海德格尔这种存在的“历史间性”思想,克服了形而上学根据探索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