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泄泻作为儿科常见病,现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但是目前对小儿泄泻古代文献的梳理和认识尚不完善,较少有系统的小儿泄泻诊疗理论框架结构的研究,所以系统收集整理小儿泄泻的中医古代文献,构建其中医诊疗理论的框架结构,对于开拓临床诊治思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国家“973”项目分课题“中医临床各科诊疗理论的框架结构研究”(编号2013CB532004)的项目内容。本研究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筛选出记载小
【基金项目】
:
国家“973”项目分课题“中医临床各科诊疗理论的框架结构研究”(编号2013CB532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泄泻作为儿科常见病,现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但是目前对小儿泄泻古代文献的梳理和认识尚不完善,较少有系统的小儿泄泻诊疗理论框架结构的研究,所以系统收集整理小儿泄泻的中医古代文献,构建其中医诊疗理论的框架结构,对于开拓临床诊治思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国家“973”项目分课题“中医临床各科诊疗理论的框架结构研究”(编号2013CB532004)的项目内容。本研究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筛选出记载小儿泄泻的先秦两汉至明清具有代表性的儿科专著以综合性医籍、方书等文献30部,对其中小儿泄泻的因、机、证、治诊疗理论进行系统地梳理、归纳和总结,提炼小儿泄泻的诊疗理论,形成小儿泄泻诊疗理论框架。本文从小儿泄泻的病名、小儿泄泻的病因、小儿泄泻的病机、小儿泄泻的辨证、小儿泄泻的治法、小儿泄泻的转归和小儿泄泻的诊疗理论框架七部分加以论述。探讨了小儿泄泻病名的演变过程,总结了导致小儿泄泻的外感与内伤因素,归纳了小儿泄泻的虚实病机,探讨了局部和整体相结合以寒热虚实为纲的小儿泄泻的辨证及治疗方法,提出小儿泄泻迁延不愈的四种转归,最后形成小儿泄泻的因机证治诊疗理论框架。结论如下:1.小儿泄泻病名繁杂,经历了“泄”“利”“泻”的命名演变,病名数量逐渐增加,多围绕病因、病机、大便特点、疾病新久等因素命名。2.小儿因其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其泄泻常以脾胃虚弱为根本,外受风、寒、热(暑)、湿,内伤饮食生冷或伤热、或饮食积滞、或感受惊恐以及被痰饮所伤而致。其病机主要包括脾胃虚弱、脾胃虚寒、饮食积滞、水湿困脾、脾胃湿热和肝木乘脾六种。3.小儿泄泻的辨证以寒热虚实为纲,局部和整体相结合。古代医家多从大便颜色和性状进行辨证,主要有便色白、便色黄、便色赤、便色黑、便色青和便色褐六类。白主寒和脾虚。便色黄可为正常大便颜色,亦为热盛之便,也可为热势不显而湿盛之便。若热势加重,则大便色赤。热极则大便色黑。便色黄、便色赤和便色黑三者显示热势递增。便色青可寒可热,热则便质稠,寒则便稀,多为受惊吓,肝木克伐脾土所致。便色褐多为脾虚。此外,小儿泄泻还可通过小便、疾病新久、口渴与否、季节等方面分辨寒热阴阳。4.小儿泄泻的病证,主要有脾虚泻、冷泻(寒泻、中寒泻、脏寒泻)、肾泻、热泻(火泻、暑泻)、冷热泻(冷热利)、积泻(食积泻、伤泻、伤食泻、伤乳食泻、食泻)、水泻(湿泻)、惊泻(风泻)、伤风泄泻(风泻)、中渴泻(饮泻)和痰泻11类,相应的治法,包括健脾益气、疏风解表、温中运脾、温肾暖脾、升阳止泻、行气调中、利水祛湿、祛滞消积、涩肠止泻和镇惊平肝十种。5.小儿泄泻迁延日久,或失治误治,可转化为惊风、痢疾、肿满和疳证,多为津液脱失或水湿留滞所致。小儿泄泻宜及早治疗,防止传变。6.以中医古代文献小儿泄泻的因、机、证、治规律为纲,形成以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为基础,围绕虚、积、湿、惊四个证候特点,构建起小儿泄泻的诊疗理论框架。脾常不足、肝常有余是小儿的生理特点。小儿脾常不足,故易受外感内伤,导致脾失健运,水液、饮食停滞,从而泄泻。小儿肝常有余,易受惊恐,伤及心神,扰动肝风,肝木乘脾而成惊泻。虚、积、湿、惊四大证候特点均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治疗以补虚、祛实为治则,以恢复脾的生理功能为目的,使清气得生,津液得布,浊液得出,则大便自然润燥适度,不致泻下。本研究明晰了小儿泄泻理论发展的历史源流与演变过程,系统梳理了小儿泄泻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法、转归等相关内容,首次搭建起小儿泄泻诊疗理论的框架结构,为临床辨治小儿泄泻提供文献支撑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将平衡计分卡理论的管理思想引入到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中药饮片的质量监管中,通过分析辽宁省中药饮片质量监管的现状,查阅大量的与中药饮片监管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文献资料,确定指标体系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用以提升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从而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方法: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指数兼顾存量和增量评分方法。1.文献研究法广泛查
目的:本研究是在中医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中医药大学)开放基金(ZYZX1709)资助下开展的。依据中医药理论和传统中药用药习惯,本研究采用水煎煮法制备龙眼肉水提取物(LY),利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和R软件平台进行LY全谱鉴定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部分成分含量测定;采用D-半乳糖/Al Cl3联合饮食不节加劳倦伤脾复合因素法建立小鼠
目的:本实验基于复方地芬诺酯片建立的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探讨电针曲池、上巨虚穴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结肠运动相关的神经递质及受体的影响,旨在探寻针刺调节结肠运动的神经效应机制。材料与方法:选用24只SPF级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7d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曲池穴组、上巨虚穴组,每组6只。模型组、曲池穴组、上巨虚穴组给予10mg(kg·d)复方地芬诺酯片加入生理盐水
本论文以《医家秘奥》和《慎斋遗书》两部著作中有关脾胃思想和应用的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对比、分析、归纳周慎斋相关古代文献资料与现代文献研究成果,将全文分成六个部分:周氏平生与著作简介、脾胃特色思想、脾胃病因病机、脾胃病治则治法、相关脾胃病证、调脾胃常用方剂。周慎斋脾胃医学思想源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师承于薛立斋,受李东垣、朱丹溪等人影响颇深,偏于强调脾胃气机枢纽对于全身五
目的:本实验以足阳明胃经循行气街为例,对比观察电针上巨虚干预下,气街位置腹股沟浅筋膜切开组与未切开组、空白组、STC模型组,慢性传输性便秘大鼠的粪便粒数、水占比、脑肠肽SP值、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肠道碳墨推进率,进而探讨破坏筋膜结构对电针上巨虚干预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24只SD大鼠(SPF)级,雌12只、雄12只,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分别是筋膜切开组(以下
目的:了解唇腭裂患儿父母亲职压力现状,探讨影响唇腭裂患儿父母亲职压力的相关因素,为改善唇腭裂患儿父母亲职压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国内某两家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符合纳排标准的152名唇腭裂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包括唇腭裂患儿及父母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式亲职压力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资
《寿亲养老新书》作为最早的老年养生保健专著,在中国养生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无论是对老年食疗养生思想的阐述,还是食疗方的选择,都独具匠心,其食疗思想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阐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病因病机、发病规律、调养用药等等,坚持药食并重,强调“先以食治,食治未愈,然后命药”的治疗原则和食疗胜于药治、防病重于治病的保健理念,并结合当时社会的饮食习惯,阐述了诸多简单易行的食疗养生的理论与方剂,影响了宋代
目的: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该领域文献发文情况、主要研究机构、热点学者及热点关键词等,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为临床与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文献数据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VIP)期刊数据库以及万方(Wan Fang Data)期刊数据库,采用CiteSpace软件和VOSviewer软件对
目的:本研究通过多种方法构建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要素体系,明确中医药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护士岗位所需具备的胜任力要素,从而更好地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针对性的临床实践教学,以期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客观的参考标准,进一步促进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方法:1.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
目的:通过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抑郁与社会资本现状;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探究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抑郁与社会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沈阳市养老机构的218名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老年抑郁量表(GDS)、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社会资本量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