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选是中低品位萤石选矿的主要方法,脂肪酸是萤石浮选常用捕收剂,但此类捕收剂在水中存在溶解度小、分散度差、凝固点高、不耐硬水的问题,低温时药剂消耗量加大,且浮选效果较差,一般需要对矿浆进行加温处理,增加了生产成本,限制了脂肪酸的广泛应用。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优良添加剂,能够明显改善溶液环境,起到乳化、分散、增溶、润湿、发泡、消泡等一系列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浮选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针对油酸作为捕收剂时存在的缺点,通过一系列试验筛选出了较为合适的组合表面活性剂,该组合表面活性剂能够明显改善油酸低温浮选效果,最终实现了萤石低温浮选。并借助Zeta电位、K100、FTIR、DSA100等现代检测技术对表面活性剂增效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表面活性剂筛选试验表明,OP-50、月桂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在一定程度上均能改善萤石低温浮选效果,当月桂酸钠与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组合使用时,增效效果更好。选择油酸与组合表面活性剂进行捕收剂配比试验,当组合表面活性剂占比为10%时,浮选效果较好。采用油酸与组合表面活性剂的混合药剂进行了萤石低温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组合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善萤石低温浮选效果。本文采用一次粗选、八次精选、两次扫选、阶段磨矿开路流程,在原矿品位为22.03%,粗选磨矿细度-0.074mm占-65%,矿浆pH值为9.0,混合表面活性剂用量60g/t,油酸用量540g/t,水玻璃用量400g/t,粗精再磨细度-0.074mm占92.33%,浮选温度10℃的试验条件下得到了品位为97.39%,回收率为63.66%的萤石精矿。Zeta电位测试表明,油酸在萤石表面吸附后,萤石Zeta电位大幅下降,同时加入油酸与组合表面活性剂,Zeta电位继续往负值漂移,说明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增强了油酸在萤石表面的吸附。表面张力测试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组合添加时,其临界胶束浓度与表面张力均较单一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要低,说明组合表面活性剂活性更强。矿物表面润湿性测试结果表明,油酸吸附能够显著增强萤石的疏水性,当添加组合表面活性剂后萤石表面接触角相较于单一油酸增加了15o左右,萤石疏水性进一步得到增强。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油酸与月桂酸钠在萤石表面既发生物理吸附,又发生化学吸附;十二烷基甜菜碱在萤石矿物表面发了物理吸附;混合表面活性剂与油酸共同作用于萤石表面时,共吸附于矿物表面,药剂之间的范德华力、氢键等强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其表面活性,增加其分散性,强化了油酸在矿物表面的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