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迫与反抗——后殖民生态主义视角下《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的分析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ss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马克思维尔·库切又称为J.M.库切,是著名的南非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他凭借《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和《耻》于1983和1999年两次荣获布克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连续两次获得此奖项的小说家,并于2003年凭借“精致的结构,隽永的对话和深邃的辨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娜丁·戈迪默之后第二位获得此奖项的南非作家。生于1940年的库切经历了几乎整个种族隔离时期(1948-1994)。种族隔离制度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库切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库切的作品《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寓意丰富,出版之后一直备受文学评论界关注。小说中模糊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以及迈克尔·K迷一般的主人公身份都吸引着无数评论家的解读。随着20世纪末后殖民生态主义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了殖民运动给被殖民地带来的环境及生态破坏上。在南非,殖民主义压迫和发展、环境、动物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在库切多部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中资本主义推崇的进步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人与动物之间的冲突都说明当时南非不管是生态还是社会环境都不容乐观。虽然库切揭露了这些现实状况,但是他并没有对南非的未来失去信心。库切透过此书表达了自己希望建立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都可以和谐相处的社会。  本文的写作以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作者本人及其相关作品的研究为基础,依据后殖民生态主义的理论观点,试论库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殖民者的经济、身份地位和生态的压迫和当地被压迫者的无声的反抗与挣扎。并试图探讨作者库切所倡导的解决各种矛盾的途径。  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对库切的生平与创作、小说的主要内容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做了简单介绍,并阐述了选题依据,该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分为三章,每章都从后殖民生态主义的一个方面,探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不同观念,从而揭示了统治者的压迫和卑微生命的挣扎与无奈。第一章从后殖民生态主义的发展理念出发,分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不同的发展观念,进而体现出统治者经济上的压迫和被统治者无声的反抗。第二章以种族和物种的压迫和平等为出发点,分析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人与动物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和权力地位上的压迫,突出表现在动物化的人在种族隔离时期的低贱地位,以及人对动物的蔑视。此外作者也将对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加以分析,体现出对统治阶层的反抗。第三章分析了小说中不同阶层的人们对待土地的不同观点,统治阶层视土地为发展的原材料以及身份的象征,而被统治阶级视土地为归属,称之为最后的净土。从而揭示统治者的生态压迫,以及被统治者的苦苦挣扎。  最后结语部分概括上文所阐述的相关观点,再次指出小说中所反映出来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方面严峻的社会问题,从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中,反应出构建更加人性化、更加平等和谐的世界的迫切要求及其现实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通过运用翻译美学的一些原理,对《红楼梦》前八十回的诗词英译的审美再现进行个案比较和分析,从而忠实再现《红楼梦》的美学内涵并希望该视角的引入能更加全面深刻的理
《猫眼》这部小说以“猫眼”象征偏见,描写了主人公伊莱恩如何从他人与自己相互施加的偏见中摆脱出来,并最终完成自我身份的构建。本论文旨在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视角对《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