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是肌肉中的主要组分,具有优质氨基酸组成、高消化率和低致敏性等营养优势。在结构方面,MP呈现天然柔性链状结构,富含侧链活性基团,是构建功能性胶体的良好原料,在开发新型肌肉蛋白增稠流体食品方面拥有较大的潜力,可满足特殊人群对产品营养和质构的个性化需求。然而,MP在水或低离子强度溶液中的溶解性较低,限制了MP在低盐流体食品中的开发与利用,是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是肌肉中的主要组分,具有优质氨基酸组成、高消化率和低致敏性等营养优势。在结构方面,MP呈现天然柔性链状结构,富含侧链活性基团,是构建功能性胶体的良好原料,在开发新型肌肉蛋白增稠流体食品方面拥有较大的潜力,可满足特殊人群对产品营养和质构的个性化需求。然而,MP在水或低离子强度溶液中的溶解性较低,限制了MP在低盐流体食品中的开发与利用,是关键加工瓶颈。酶法脱酰胺作用是一类温和可控、底物特异、侧链反应少、无化学添加的蛋白绿色改性技术,通常可用来提升食源性蛋白的溶解性。本研究选用的蛋白质-谷氨酰胺酶(protein-glutaminase,PG)能够特异性催化多肽或蛋白侧链上的谷氨酰胺残基,将极性不带电残基转化为带负电的谷氨酸残基。受此影响,底物蛋白的电荷分布、结构会发生显著改变。由于PG酶脱酰胺催化谷氨酰胺脱氨产生羧酸基团,蛋白分子间的静电斥力会明显增强,从而促进了MP水溶性的大幅提升。为揭示增溶机制,本课题还进一步以肌球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脱酰胺对肌球蛋白在低离子强度条件下粗丝装配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可为实现靶向设计肌肉蛋白功能性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PG脱酰胺处理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chicken breast myofibrillar protein,CMP)不同时间(0、4、8、12、16 h)可以达到不同的脱酰胺度(the degree of deamidation,DD)。脱酰胺16 h后,DD为6.54%,CMPs的溶解度由18.84%提升到63.99%。CMPs溶液的zeta-电位也不断增大,其绝对值基本高于30 m V。此外,脱酰胺处理不会引起氨基酸的营养价值损失和蛋白水解,α-螺旋结构含量随着脱酰胺程度而逐渐上升,最高可增至52.2%,使得CMPs结构柔性增强。脱酰胺处理会使CMPs结构展开,埋藏在内部的色氨酸残基和疏水基团暴露出来,表面疏水性也随之增大。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CMPs未处理时微观结构呈高度有序的状态,随着脱酰胺反应时间延长,CMPs纤维结构逐渐解离,形成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等单体或低聚体。2、PG脱酰胺可以有效抑制肌球蛋白在低离子强度溶液中的粗丝组装行为,并减小肌球蛋白粗丝的粒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在低离子强度溶液中,未经处理的肌球蛋白呈现丝状纤维状态,长度为705.38 nm,宽度为68.72 nm,推测其为粗丝组装体。随着脱酰胺处理时间的延长,肌球蛋白粗丝含量不断减少,且单个粗丝组装体长宽度出现显著下降,长度和宽度分别约为218 nm和12 nm,肌球蛋白溶液外观逐渐澄清透明。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的动态原位监测发现,脱酰胺后的肌球蛋白单体在芯片上的粗丝组装吸附量显著降低,表明其组装成肌球蛋白粗丝的能力明显减弱。通过模拟肌球蛋白表面电荷的分布,发现未处理的肌球蛋白棒状尾部具有正负电荷团簇,脱酰胺作用可以改变正负电荷团簇的分布情况,推测可影响肌球蛋白二聚体的规则组装,从而抑制肌球蛋白粗丝的形成。总的来说,PG通过特异性催化多肽或蛋白质侧链的谷氨酰胺残基发生脱氨作用,将极性不带电残基转化为带负电的谷氨酸残基,同时诱导产生羧酸基团,使得蛋白分子间的静电斥力增强,这种静电排斥作用可以通过抑制肌球蛋白尾部棒-棒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来抑制丝状肌球蛋白的组装,进而促进蛋白-水相互作用,提高CMPs的溶解度。
其他文献
桑椹花色苷提取物(MAE)富含水溶性天然色素,但其在水溶液中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降解褪色,影响产品品质,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目前对花色苷的保护手段以单一方法居多,且效果有限,而多方法联用的研究鲜有报道。蛋白具有多配体结合特性,可同时负载多种小分子活性物质,是一种优良的活性成分保护载体,这一特性为蛋白-多配体复合体系中多种组分协同发挥稳定花色苷的作用提供可能。本论文以乳清分离蛋白(WPI)为载体
土圞儿(Apios)原产于美洲,其块根是具有百年食用历史的主食,中国山东单县是主要的种植基地。土圞儿块根营养价值丰富,主要成分为淀粉,蛋白质含量高,具有多种黄酮类活性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目前对其活性成分及功能特性的研究很多,但对土圞儿全粉及其主要成分淀粉的理化性质、加工特性等研究较少,限制了土圞儿资源的应用。为了扩大土圞儿资源的利用,本文对土圞儿块根全粉和淀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制备了土圞儿重组米产品
海南霉素(C47H80O15)是由链霉菌代谢产生的一种新型一元酸聚醚类抗生素,常添加在鸡、牛、羊等动物饲料中,用于防治球虫病、调节动物生长代谢。由于海南霉素在饲料中的超量使用,其在动物体内蓄积量逐渐增大,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海南霉素残留量进行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海南霉素在生产质量控制、饲料添加和动物体内残留监测等不同环节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方法:绿色碳量子点荧光光谱
三丁酸甘油酯(TB)是一种良好的丁酸供体,能在肠道中释放丁酸,具有预防结肠癌的潜力,但三丁酸甘油酯在使用性能上仍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分散性差、水溶性差、流动性差等。酶法制备的环糊精-三丁酸甘油酯包合物(ECT)具有水溶性好、稳定性高、缓释效果好等优点。然而,ECT的结构和组成以及客体分子的体内外释放行为尚不清楚,在动物饲料中的实际应用也缺乏理论指导。基于此,本论文首先对ECT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分
油脂在煎炸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极性化合物,如甘油三酯聚合物、氧化甘油三酯(ox-TGs)、水解物和裂解物等,其中ox-TGs的含量约占极性化合物的1/5,且被证实为其中毒性最强的组分。然而,ox-TGs指的是一类结构复杂的甘油三酯,其中可能含有醛基、羟基、环氧基、羰基等基团。以往大多数研究都以混合的ox-TGs为研究对象,这也导致ox-TGs的氧化机理和毒性机制仍然尚不明确,因此系统建立一个可以精准
天然盐渍肠衣是猪、牛、羊的大肠、小肠等肠道,经清洗、腌制等步骤加工而成的可用于灌制香肠的肠衣产品,具有透气性好、耐压性强等优点。虽然盐腌制能够降低肠衣的水分活度(aw)来保证食用安全性,但在实际生产、运输和储藏等过程中仍会发生由于微生物生长引起的品质劣变问题。此外由于动物个体的差异及加工工艺的影响,肠衣的口径和厚度参差不齐,因此肠衣的品质特性如弹性、刚性等易被破坏。大多数肠衣加工企业仍采用人工操作
开发绿色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石油基保鲜薄是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热点。酪蛋白中含有大量的无规卷曲结构,具有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巨大优势,且其结构具有高度可控性,允许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改性,从而改善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虫胶作为一种天然树脂,具有类似于蛋白质的双亲性,但又有着与酪蛋白不同的结构特征。通过结构共架技术,建立大分子和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克服单个材料固有的结构脆性,提升延展性,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离子作为生命代谢的重要底物,在许多生理代谢反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对机体的生理调控和毒性程度高度依赖于其浓度。体内离子浓度的失衡将影响生理代谢,并诱导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严格控制环境及食品中的离子剂量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方法。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一种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高灵敏检测技术,随着表面改性技术的完
油茶蒲是油料加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茶皂素等化学成分,但每年数百万吨的油茶蒲或堆积或焚烧,造成资源的浪费。纳晶纤维素(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s)作为一种纳米级别的纤维片段,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生物可降解性被广泛应用在食品乳化、功能材料制备、药物负载等领域。将油茶蒲转化为CNC可显著提高其附加价值,实现资源再利用。传统硫酸水解法对纤维素的利
植物甾醇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降胆固醇、免疫调节、抗癌和抗炎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其在水和油中的溶解性都很低,而且在加工、储藏和运输过程中易氧化,影响其生物可及性,这些缺陷限制了植物甾醇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为此,本文以酪蛋白和果胶为原料,采用纳米包埋技术构建植物甾醇输送载体,对植物甾醇进行胶囊化保护,进一步基于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酪蛋白相互作用构建纳米胶囊以提高植物甾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