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阿片类药物与术中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该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目的是筛查非心脏胸科手术术中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明确阿片类药物使用量与术中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44例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我们收集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围术期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术中心房颤动诊断标准为十二导联心电图或多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现术中心房颤动并持续30秒以上。
结果:144人参与完成了研究,其中18人术中发生了心房颤动。术中心房颤动组中术前有化疗史和过量饮酒史的比例显著高于非术中心房颤动组,P值分别为0.014和0.034。术中心房颤动组的平均体重指数、单肺通气期间潮气量显著低于非术中心房颤动组,P值分别为0.019和0.01。术中心房颤动组单肺通气期间的心率显著快于非术中心房颤动组,P值<0.001。未发现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量与术中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过量饮酒(OR=5.279;95%CI:1.432-19.467),化疗史(OR=4.019;95%CI:1.504-15.334),单肺通气期间快速心率(OR=1.093;95%CI:1.033-1.156)为普胸手术术中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结论:非心脏胸外科手术中术中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2.5%。未发现阿片类药物与术中心房颤动的相关性。过量饮酒、化疗史、单肺通气期间快速心率是术中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第二部分 阿片类药物中枢预给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吗啡中枢预给药通过阿片受体机制对外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保护作用和机制。
方法:1: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20):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LPS5mg/kg,ip)、LPS+吗啡(icv)组(LPS5mg/kg,ip+Morphine100ug/kg,icv)。吗啡侧脑室给药预处理和LPS给药后观察两组SD大鼠72h内死亡率。
2:40只SD大鼠分组同上,分别于LPS给药后6h、24 h、48 h、72 h四个时间点取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 larlavage fluid,BALF)行ARDS相关炎症因子和蛋白定量检测,取肺叶行HE染色。
3: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侧脑室置管对照组(Na(i)ve)、LPS组(LPS5 mg/kg,ip)、吗啡大剂量(icv)组(LPS5 mg/kg,ip+mor100 ug/kg,icv)、吗啡小剂量(icv)组(LPS5 gmg/kg,ip+mor10 ug/kg,icv)、纳洛酮拮抗组(LPS5 mg/kg,ip+mor100ug/kg,icv+纳洛酮1 mg/kg,iv)、甲基纳曲酮拮抗组(LPS5 mg/kg,ip+mor100 ug/kg,icv+甲基纳曲酮5 mg/kg,iv)六组,每组5只。LPS给药后6h取肺组织行肺湿重/干重比、HE染色、MPO和CD68免疫组化染色;取血和BALF行炎症因子检测、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4:8只SD大鼠侧脑室置管和切断右颈部迷走神经后独笼饲养7天后,随机分为LPS组(切断右颈部迷走神经+LPS5 mg/kg,ip)、吗啡(icv)组(切断右颈部迷走神经+ LPS5 mg/kg,ip+Mor100 ug/kg,icv)每组4只。LPS给药完成6h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MPO和CD68免疫组化染色;取血和BALF行炎症因子检测。
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Vagotomy+PRV组(切断右颈部迷走神经+PRV)和PRV组(正常对照),每组3只。开右胸右肺多点注射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2-4天后取脑切片,定位直接作用于肺的中枢核团。
6:10只SD大鼠核团置管后独笼饲养7天。随机分为LPS组(LPS5 mg/kg,ip+0.9%NS1ul,核团注射)、吗啡核团给药组(LPS5 mg/kg,ip+Mor10 ug/1ul,核团注射)每组5只。取血和BALF测炎症因子IL-1β,取脑行核团μ受体和c-Fos免疫荧光共标记。
结果:1:LPS组72h内死亡率(42.9%)显著高于LPS+吗啡(icv)组(10.5%)(P<0.05)。吗啡侧脑室预给药三天可以降低LPS腹腔注射诱导ARDS的死亡率。
2:LPS组血浆内和BALF内IL-1β、MCP-1浓度显著高于LPS+吗啡(i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BALF内蛋白浓度显著高于LPS+吗啡(icv)组(P<0.05)。HE染色示24 h、48 h肺组织损伤最为严重。LPS+吗啡(icv)组肺组织损伤轻于LPS组。吗啡(icv)减轻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缩短ARDS病程。
3:LPS组和吗啡小剂量(icv)组MPO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多于单纯侧脑室置管对照组和吗啡大剂量(icv)组(P<0.05)。与Na(i)ve组相比,LPS组和纳洛酮拮抗组PaO2/FⅠO2显著下降(P<0.05)。LPS组BALF内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Na(i)ve)和吗啡大剂量(icv)组(P<0.05)。Na(i)ve组和吗啡大剂量(icv)组BALF和血内IL-1β、MCP-1浓度显著低于LPS组(P<0.05)。吗啡改善ARDS的作用可以被阿片类受体拮抗剂部分拮抗。吗啡中枢预给药改善ARDS与剂量有关,与激活中枢及外周的阿片类受体机制有关。
4:除LPS组BALF内MCP-1浓度显著高于吗啡(icv)组外(P<0.05),其它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说明切断右侧迷走神经后,吗啡中枢预给药保护作用减弱。吗啡中枢预给药对ARDS的保护作用依赖于中枢-外周神经免疫调节通路。
5:Vagotomy+PRV组和PRV组右肺表面注射PRV病毒后,沿外周神经逆行追踪结果无差别。说明中枢神经支配右肺不单依赖于右颈迷走神经途径,中枢存在与右肺直接联系的中枢核团。
6:吗啡核团给药组GiV核团内μ受体和c-Fos共标记多于LPS组。LPS组血浆和BALF内IL-1β平均浓度高于吗啡核团给药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吗啡中枢预给药可以通过中枢μ受体激活中枢核团。
结论:吗啡中枢预给药经阿片受体机制激活中枢核团,通过中枢-外周神经免疫调节通路改善ARDS,其保护作用与剂量有关。
第一部分 阿片类药物与术中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该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目的是筛查非心脏胸科手术术中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明确阿片类药物使用量与术中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44例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我们收集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围术期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术中心房颤动诊断标准为十二导联心电图或多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现术中心房颤动并持续30秒以上。
结果:144人参与完成了研究,其中18人术中发生了心房颤动。术中心房颤动组中术前有化疗史和过量饮酒史的比例显著高于非术中心房颤动组,P值分别为0.014和0.034。术中心房颤动组的平均体重指数、单肺通气期间潮气量显著低于非术中心房颤动组,P值分别为0.019和0.01。术中心房颤动组单肺通气期间的心率显著快于非术中心房颤动组,P值<0.001。未发现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量与术中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过量饮酒(OR=5.279;95%CI:1.432-19.467),化疗史(OR=4.019;95%CI:1.504-15.334),单肺通气期间快速心率(OR=1.093;95%CI:1.033-1.156)为普胸手术术中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结论:非心脏胸外科手术中术中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12.5%。未发现阿片类药物与术中心房颤动的相关性。过量饮酒、化疗史、单肺通气期间快速心率是术中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第二部分 阿片类药物中枢预给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吗啡中枢预给药通过阿片受体机制对外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保护作用和机制。
方法:1: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20):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LPS5mg/kg,ip)、LPS+吗啡(icv)组(LPS5mg/kg,ip+Morphine100ug/kg,icv)。吗啡侧脑室给药预处理和LPS给药后观察两组SD大鼠72h内死亡率。
2:40只SD大鼠分组同上,分别于LPS给药后6h、24 h、48 h、72 h四个时间点取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 larlavage fluid,BALF)行ARDS相关炎症因子和蛋白定量检测,取肺叶行HE染色。
3: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侧脑室置管对照组(Na(i)ve)、LPS组(LPS5 mg/kg,ip)、吗啡大剂量(icv)组(LPS5 mg/kg,ip+mor100 ug/kg,icv)、吗啡小剂量(icv)组(LPS5 gmg/kg,ip+mor10 ug/kg,icv)、纳洛酮拮抗组(LPS5 mg/kg,ip+mor100ug/kg,icv+纳洛酮1 mg/kg,iv)、甲基纳曲酮拮抗组(LPS5 mg/kg,ip+mor100 ug/kg,icv+甲基纳曲酮5 mg/kg,iv)六组,每组5只。LPS给药后6h取肺组织行肺湿重/干重比、HE染色、MPO和CD68免疫组化染色;取血和BALF行炎症因子检测、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4:8只SD大鼠侧脑室置管和切断右颈部迷走神经后独笼饲养7天后,随机分为LPS组(切断右颈部迷走神经+LPS5 mg/kg,ip)、吗啡(icv)组(切断右颈部迷走神经+ LPS5 mg/kg,ip+Mor100 ug/kg,icv)每组4只。LPS给药完成6h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MPO和CD68免疫组化染色;取血和BALF行炎症因子检测。
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Vagotomy+PRV组(切断右颈部迷走神经+PRV)和PRV组(正常对照),每组3只。开右胸右肺多点注射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2-4天后取脑切片,定位直接作用于肺的中枢核团。
6:10只SD大鼠核团置管后独笼饲养7天。随机分为LPS组(LPS5 mg/kg,ip+0.9%NS1ul,核团注射)、吗啡核团给药组(LPS5 mg/kg,ip+Mor10 ug/1ul,核团注射)每组5只。取血和BALF测炎症因子IL-1β,取脑行核团μ受体和c-Fos免疫荧光共标记。
结果:1:LPS组72h内死亡率(42.9%)显著高于LPS+吗啡(icv)组(10.5%)(P<0.05)。吗啡侧脑室预给药三天可以降低LPS腹腔注射诱导ARDS的死亡率。
2:LPS组血浆内和BALF内IL-1β、MCP-1浓度显著高于LPS+吗啡(i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BALF内蛋白浓度显著高于LPS+吗啡(icv)组(P<0.05)。HE染色示24 h、48 h肺组织损伤最为严重。LPS+吗啡(icv)组肺组织损伤轻于LPS组。吗啡(icv)减轻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缩短ARDS病程。
3:LPS组和吗啡小剂量(icv)组MPO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多于单纯侧脑室置管对照组和吗啡大剂量(icv)组(P<0.05)。与Na(i)ve组相比,LPS组和纳洛酮拮抗组PaO2/FⅠO2显著下降(P<0.05)。LPS组BALF内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Na(i)ve)和吗啡大剂量(icv)组(P<0.05)。Na(i)ve组和吗啡大剂量(icv)组BALF和血内IL-1β、MCP-1浓度显著低于LPS组(P<0.05)。吗啡改善ARDS的作用可以被阿片类受体拮抗剂部分拮抗。吗啡中枢预给药改善ARDS与剂量有关,与激活中枢及外周的阿片类受体机制有关。
4:除LPS组BALF内MCP-1浓度显著高于吗啡(icv)组外(P<0.05),其它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说明切断右侧迷走神经后,吗啡中枢预给药保护作用减弱。吗啡中枢预给药对ARDS的保护作用依赖于中枢-外周神经免疫调节通路。
5:Vagotomy+PRV组和PRV组右肺表面注射PRV病毒后,沿外周神经逆行追踪结果无差别。说明中枢神经支配右肺不单依赖于右颈迷走神经途径,中枢存在与右肺直接联系的中枢核团。
6:吗啡核团给药组GiV核团内μ受体和c-Fos共标记多于LPS组。LPS组血浆和BALF内IL-1β平均浓度高于吗啡核团给药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吗啡中枢预给药可以通过中枢μ受体激活中枢核团。
结论:吗啡中枢预给药经阿片受体机制激活中枢核团,通过中枢-外周神经免疫调节通路改善ARDS,其保护作用与剂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