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被认为是解决21世纪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作物,2015年中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在中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作用愈显突出。其保证产量的关键在于防治好马铃薯病害,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是危害最严重的两大病害。目前,由于抗病品种缺乏,化学药剂防治仍然是最有效、最简便的手段和方法。但是化学农药过量施用严重,引起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为落实中国当前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本研究以河北省马铃薯一作区药剂过度使用的种植大户代表性的施药方案为基准,针对该区域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开展了病害防控化学药剂减施技术研究,为马铃薯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提供植保技术保障。此外,2016年对20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晚疫病室内抗性鉴定和早疫病田间抗性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化学药剂减施防控技术试验中,以种植大户为代表的10次“过度施药区”和研究设计的7次“常规减药区”及5次“测报减药区”等三种施药方案对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的防控效果均很好,防效都达94%以上;3个药剂处理区增产幅度都较大,增产量分别为1152.0kg/667m2、1101.6kg/667m2和1036.8kg/667m2。 2.在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化学药剂减量防控技术试验中,以种植大户为代表的“过度施药区”及其10次减施20%的处理区对晚疫病和早疫病的防效都在94%以上,只有10次减施40%的试验方案对早疫病防效较低,为91.25%;10次“过度施药区”及其减量20%的药剂处理区增产幅度都比较大,增产量分别为1152.0kg/667m2和1118.4kg/667m2。只有减施40%的药剂处理区增产量相对较低,仅为955.2kg/667m2。 3.在室内进行了5个马铃薯品种和15个新品系对晚疫病的抗性鉴定,供试的5个马铃薯品种中高抗品种1个,为“鄂薯5号”;中感品种2个,分别为“丽薯11号”和“会薯8号”;高感品种2个,分别为“石薯3号”和“中薯18号”。供试的15个品系中鉴定出对晚疫病免疫品系1份,为“T0412-5”;高抗品系1份,为“HB0462-16”;中抗品系1份,为“康S0402-9”;中感品系2份,分别为“09329221”和“09330143”;其余均为高感品系。 4.在田间进行了5个马铃薯品种和15个品系对早疫病的抗性鉴定,供试5个马铃薯品种中高抗品种3个,分别为“鄂薯5号”、“会薯8号”和“丽薯11号”;中抗品种1个,为“中薯18号”;高感品种1个即“石薯3号”。供试15个品系中鉴定出2个高抗品系“09178058”和“09330143”;中抗品系6个,分别为“08085008”、“HB0462-16”、“康S0402-9”、“09329221”、“09175037”和“09328200”;其余均为高感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