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针刺疗法结合静帅康胶囊,在改善不随意运动型小儿脑瘫(肝肾亏虚证)的粗大运动功能方面的临床疗效。为针刺疗法结合静帅康胶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住院的肝肾亏虚证型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将符合要求的66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针刺+静帅康胶囊+康复疗法(Bobath疗法),对照组采用康复疗法(Bobath疗法),每组各33例。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运用粗大运动发育量表评估的原始分,病情程度以及围产期的高危因素都经过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对治疗后运用粗大运动发育量表(GMFM-88)进行评估,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 结果:66例入组患儿,最终完成疗程有61名(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总百分比分值分别为16.86±3.92、29.86±11.15,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结果为:x2=7.885,P=0.000,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总百分比分值分别为17.64±4.85、21.08±7.04,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结果为:x2=4.391,P=0.000,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组内比较,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粗大运动评分比较,治疗组:29.86±11.15,对照组:21.08±7.04,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结果为:x2=3.661,P=0.001,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根据粗大运动功能测试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8.06%,有效率25.81%,无效率16.12%,总有效率83.87%,对照组显效率26.67%,有效率43.33%,无效率30.00%,总有效率70.00%,两组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卡方分析x2=6.165,P=0.046,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总疗效方面相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年龄段在12~24月的患儿与24~42月的患儿在临床疗效的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卡方分析,治疗组的两年龄段相比较,x2=12.54,P=0.002,P<0.05,对照组的两年龄段相比较x2=7.335,P=0.025,P<0.05,两组年龄段合计相比较,x2=18.17,P=0.000,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小的比年龄稍长的在改善粗大运动方面有明显治疗临床效果。组间比较,在年龄段12~24月的患儿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粗大运动疗效比较,两组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卡方分析x2=6.308,P=0.043,P<0.05,治疗组在改善粗大运动方面有显著疗效。在年龄段24~42月的患儿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粗大运动疗效比较,治疗组在改善粗大运动方面比对照组有较好的改善。但是两组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卡方分析x2=2.210,P=0.331,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年龄与临床疗效呈反比的关系,年龄越大临床治疗效果越差。年龄越小临床治疗效果越好。总的来说,治疗组对于肝肾亏虚证型的不随意型脑瘫的粗大运动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针刺法结合口服静帅康胶囊治疗肝肾亏虚证型的不随意运动型小儿脑瘫,能明显改善此型脑瘫的粗大运动功能,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且小儿脑瘫的治疗,年龄越小,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