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安诗歌中有大量含动物意象的诗,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诗人普遍以动物意象入诗,这些动物意象是诗人抒情达意的重要载体,也是研究建安诗歌不可忽视的部分。论文以逯钦立先生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为基础,全面搜集含动物意象的建安诗歌,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动物意象在建安诗歌中反映出的诗人思想情感以及呈现出来的艺术性。论文分为绪论、正文以及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意义,建安诗歌动物意象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正文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建安诗歌动物意象做了数量统计和量化分析。首先,阐述了动物意象虫鱼鸟兽四分法及其依据。其次,梳理建安之前诗歌中动物意象的特征。先秦时期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的诗歌中的动物意象尚未与政教分离,且呈现出原始宗教与巫术的神秘色彩,对动物意象的营造多客观理性。发展到汉代,大一统的政治局势使诗歌中的“黄鹄”“鸾凤”意象的祥瑞色彩得到强化。在汉乐府以及《古诗十九首》中,“鸳鸯”“黄鹄”意象被反复书写,且多以量词“双”修饰。最后,统计建安诗歌中各类动物意象的次数并剖析数据背后的原因。鸟兽意象出现频率较高,原因是建安诗人多借飞鸟意象反映离乱背景下飘忽不定的心态。另外,兽意象与当时战乱环境下文人多亲身参与战争以及由此生发的功业观关系密切。正文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建安诗歌动物意象体现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建安文学最为突出的特征,在动物意象上也有所反映。首先,在追求生命的长度方面,建安诗人借助“神龟”“腾蛇”“飞鸟”等意象表达对生命短暂的忧虑,又借助“龙”“鹿”等兽类意象表达对长生的渴望。其次,在增加生命的厚度方面,为生命增厚主要指建安诗人努力在乱世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以“燕雀”“青雀”“鸾凤”等意象标榜自己高洁的志趣,同时以飞鸟和骏马意象抒发建功立业的愿望。最后,在提高舒适度方面,以雁类为主的飞鸟意象和以狐狸为主的兽意象集中体现了建安诗人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由和摆脱孤独的渴望。建安诗人处于思想极度活跃混乱的时期,这使他们笔下的动物意象蕴含了相互矛盾却又彼此融合的情感,这些情感相互交织,共同体现了建安诗歌的生命意识。正文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建安诗歌动物意象的艺术性。建安诗人自觉追求文学特质,注重艺术形式的美感。首先,在动物意象的表现手法上,建安诗人多用比兴、象征以及衬托。比兴手法包括“比喻”和“起兴”,以局部书写为主,象征手法多全篇暗喻,多个意象组成一个庞大的象征体系。映衬手法包括正衬和反衬,以动物意象作陪衬,或从正面或从反面突出诗人的情感。其次,意象之间的组合方式也各不相同,以并置、对比以及辐辏为主。并置式分为本句自组以及对句自组;对比式的意象往往性质相反;辐辏式以一个中心意象为主,其余意象像辐条上各点一样围绕中心意象展开。最后,建安诗歌中的动物意象有其独特的营造方式,一方面,建安诗人在物象的选择上较为固定,“雁”“凤”“马”等动物出现频率较高;另一方面,建安诗歌中的动物意象反映了慷慨悲凉的建安诗风,主要表现在以感伤色彩浓厚的“孤”“悲”“哀”等字眼修饰物象。结语部分在全文的基础上再次对建安诗歌中的动物意象进行总结,立足于时代背景,总结了建安诗歌动物意象对前代诗歌动物意象的扬弃情况以及建安诗歌动物意象入诗的合理性,肯定了建安诗歌动物意象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通过研究建安诗歌中的动物意象,进一步把握了建安时期诗人们的思想情感状况,为建安诗歌中的生命意识研究以及艺术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