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利用滴灌设施,选择影响葡萄产量的主要因子,建立了产量和构成因素的实验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水肥增产耦合效应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并提出了实现一定产量目标的最佳水肥投入指标;同时通过对膜下滴灌与沟灌灌水方式的对比实验获知不同灌水方式对葡萄物候期、亩产、株产的影响。1.以葡萄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得到了两类葡萄水肥优化耦合区域。2.通过滴灌葡萄水肥耦合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有明显的调水作用,灌水也有显著的调肥作用,灌水量少时,水肥的交互作用随肥料用量增高而增多,灌水量高时则有相反趋势。从总体来讲,灌水提高产量,增加肥效的作用依然突出。3.以葡萄产量为经济目标,则灌溉量与施肥量的最佳配比值为:灌溉量=133.5(m3/667m2) ,施氮量=9.8(kg/667m2) ,施磷量=2.6(kg/667m2) ,施钾量=4.5(kg/667m2)。4.膜下滴灌较沟灌灌水方式下葡萄各物候期提前了,萌芽率和坐果率都提高了。5.不同处理葡萄亩产值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T2葡萄单株产量最大。6.通过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葡萄生长环境中的水、肥、气、热等条件明显改善和控制,土壤水利用率的提高,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滴灌比沟灌平均增产20.09%,葡萄的品质大大提高,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产品的腐烂程度,延长了葡萄成熟后的挂果时间,抢占市场有利时机,加之节水、保肥、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用工、实际净效益大大提高。7.在水分亏缺的条件下,灌水对葡萄的增产效果特别突出,而肥料效果相对逊色,水肥交互作用不明显,但灌溉量过大不利于葡萄产量的增加。水氮、水磷对葡萄产量有较明显的交互作用。8.灌溉量过大,施肥量过高,都不利于葡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水肥利用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