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直性脊柱炎是与感染、遗传和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有关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骼关节、脊柱和髋关节,以至腰脊疼痛,髋部活动受限,严重者脊柱弯曲变形,甚至强直僵硬为临床特点,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针对性疗法及药物,而中医在治疗AS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的: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综述目前中西医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并试图找出近10年来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证治上的规律性,进行研究,初步分析出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以及治则的规律性和使用药物的规律与特色,为进一步开展AS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治则之标准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本研究检索出2001年1月~2011年12月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明确关于"AS中医药治疗”之文献报告,纳入标准为样本数至60人,治疗总有效率≧80%,有方药及证候分型,治则治法之文章,排除掉中西合并,中药内外治合并及中成药文献,所得结果共30篇,运用建立数据库,统计采用频数分布,得出以下结论。结果:AS证候出现频次依次由高至低的是1.肾阳亏虚(12次),2.肾虚寒凝(7次),3.风寒湿痹(7次),4.痰瘀痹阻(6次),5.肝肾不足(5次),6.寒湿痹阻(5次),7.湿热痹阻(5次),8.肾虚血瘀(3次),9.肝肾阴虚(1次),10.。肾虚毒恋(1次)。AS治则出现频次由高至低依次为活血化瘀通络(31次),祛风散寒除湿(18次),益肾强督(15次),解毒、攻毒、搜毒(9次),强筋壮骨,健骨荣筋(6次),补益肝肾,滋补肝肾(5次),清热利湿,化湿通络(4次),行气止痛,除痹止痛,通络止痛(4次),温阳散寒,温经散寒(3次),搜风剔邪,搜剔骨骱(2次),温肾散寒,补肾祛寒(2次),益气、养血(2次),温阳化瘀(1次),健脾(1次),软坚散结(1次)。使用药物规律及特色:补虚,活血化瘀,祛风湿药占最多,使用最多的药依次为牛膝(19次)、当归(18次)、狗脊(17次)、杜仲(17次)等,用药配对比例以杜仲+牛膝(10篇),黄芪+当归(6篇)最高,其次也有多篇幅加入虫类,藤类药来治疗AS。结论:强直性脊柱炎证型分布以肾阳亏虚,肾虚寒凝,风寒湿痹,痰瘀痹阻多见,可以考虑作为下一步证候标准化研究的证型参考,治则以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散寒除湿,益肾强督占多数,也是目前医家对治疗AS最广泛采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