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证治规律文献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ha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直性脊柱炎是与感染、遗传和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有关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骼关节、脊柱和髋关节,以至腰脊疼痛,髋部活动受限,严重者脊柱弯曲变形,甚至强直僵硬为临床特点,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针对性疗法及药物,而中医在治疗AS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的: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综述目前中西医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并试图找出近10年来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证治上的规律性,进行研究,初步分析出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以及治则的规律性和使用药物的规律与特色,为进一步开展AS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治则之标准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本研究检索出2001年1月~2011年12月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明确关于"AS中医药治疗”之文献报告,纳入标准为样本数至60人,治疗总有效率≧80%,有方药及证候分型,治则治法之文章,排除掉中西合并,中药内外治合并及中成药文献,所得结果共30篇,运用建立数据库,统计采用频数分布,得出以下结论。结果:AS证候出现频次依次由高至低的是1.肾阳亏虚(12次),2.肾虚寒凝(7次),3.风寒湿痹(7次),4.痰瘀痹阻(6次),5.肝肾不足(5次),6.寒湿痹阻(5次),7.湿热痹阻(5次),8.肾虚血瘀(3次),9.肝肾阴虚(1次),10.。肾虚毒恋(1次)。AS治则出现频次由高至低依次为活血化瘀通络(31次),祛风散寒除湿(18次),益肾强督(15次),解毒、攻毒、搜毒(9次),强筋壮骨,健骨荣筋(6次),补益肝肾,滋补肝肾(5次),清热利湿,化湿通络(4次),行气止痛,除痹止痛,通络止痛(4次),温阳散寒,温经散寒(3次),搜风剔邪,搜剔骨骱(2次),温肾散寒,补肾祛寒(2次),益气、养血(2次),温阳化瘀(1次),健脾(1次),软坚散结(1次)。使用药物规律及特色:补虚,活血化瘀,祛风湿药占最多,使用最多的药依次为牛膝(19次)、当归(18次)、狗脊(17次)、杜仲(17次)等,用药配对比例以杜仲+牛膝(10篇),黄芪+当归(6篇)最高,其次也有多篇幅加入虫类,藤类药来治疗AS。结论:强直性脊柱炎证型分布以肾阳亏虚,肾虚寒凝,风寒湿痹,痰瘀痹阻多见,可以考虑作为下一步证候标准化研究的证型参考,治则以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散寒除湿,益肾强督占多数,也是目前医家对治疗AS最广泛采用的方法。
其他文献
大理州祥云县鹿鸣乡存有大量古乐器。这批古乐器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古代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音乐文化交流、大理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乐队编制、乐器的演变及演奏特点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体系,经济方面也不例外。尤其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间经济
<正> 2003年国家司法考试中刑法部分的分值为:单项选择题12分,多项选择题20分,不定项选择题8分,案例分析题9分,总分共计49分,刑法学科在司法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 在刑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客观评价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比较温针灸治疗组和电针对照组的疗效优劣,提出针灸优化方案。探讨温针灸治疗该病的作用机理及
<正>Reiter综合症以无菌性尿道炎和关节炎为基本特症,可伴有皮肤黏膜及其他器官病变。本病是典型的反应性关节炎。一般认为反应性关节炎的病原是感染,随着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也
近年来很多案件争议的焦点来自于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是确保公安机关公正执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对公安自由裁量权的理解出发,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强调执法
<正> 中国炼丹术与中国医药学关系极为密切,在它们的起源时期,二者都受了道家的思想影响,二者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但由于追求的目标不同,走过的道路也不同。从炼丹术与中医
目的:寻找陈皮“行气”功效的物质基础,揭示其能“行气”的科学内涵,阐明“行气”的作用机制,为研究辛味药“辛能行气”理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常规煎煮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TVB电台拍摄的电视剧大多配有中英文两个名字,其符合片名功能的英文译名主要采取了三种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和另译法。从解释学角度阐释港剧片名英译
目的探讨病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提高外科护理质量。方法分析传统管理护理模式(对照组)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各180例患者的资料。责任制整体护理据职称将病区护士分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