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公平问题关乎千家万户,每年“两会”期间,教育并同住房、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成为全社会关注度极高的民生话题之一。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也是维系社会公平的基石。同时教育具有的“平衡器”和“稳定器”的作用也需要由教育公平予以保障,教育公平可以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促进社会阶层的正常流动、防止阶层固化。而我国长期优先发展城市教育、城乡二元制度、重点校建设、倒金字塔型的教育投入等政策均成为义务教育不公平的政策诱因,因此教育政策在义务教育公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基于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公平现象,首先深入探讨了义务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再通过选取的宏观教育政策,透过国家政策的视角来审视义务教育公平,并创新的运用政策量化研究中的词频分析法,通过词频分析软件对国家教育政策文本予以定量分析,综合词汇、政策文本和时代背景从而揭示我国教育政策的变迁和未来走向。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义务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包括义务教育公平的内涵、特点及价值。本文提出的义务教育公平的内涵主要包括享有教育权利的公平、教育机会的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公平,其特点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差异性,义务教育公平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部分通过词频统计分析软件对选取的五份教育政策文本进行统计,筛选出的共有的高词频、高顺位的词汇包括发展、教师、改革、制度、政府、农村等。第三部分是在义务教育公平视角下把共有高频词和特有词语、政策文本、时代背景相结合,揭示我国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所分析的共有高频词包括发展、改革、制度、教师、农村等,这些词语反映了我国教育政策的连贯性;所分析的特有词语和具有显著词频变化的包括公平、质量、留守儿童等,这些词语反映了我国教育政策的时代特色和历史变迁。第四部分是在义务教育公平的视角下预测我国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1、注重内外改革同步,着力于均衡发展,是推进义务教育公平的不竭动力;2、推进和达到义务教育公平要秉持补偿原则,关注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3、重视国家宏观调控,明确政府要始终作为义务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4、师资队伍建设将是教育政策始终不变的重心;5、从起点公平到质量公平,教育政策的价值重心在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