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tiate ligament,ACL)膝关节内重要稳定结构,损伤后多采用关节镜下重建治疗。很多实验室研究表明,双束重建术能比单束重建术更好的恢复膝关节的前向稳定性和旋转稳定性,但临床患者的随访结果却不一致。双束重建术与单束重建术对恢复膝关节功能的优势问题仍有很大争议。
本研究通过比较前交叉韧带患者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和双束重建术的早期临床疗效,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3月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69例,采用胫骨、股骨双隧道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24例作为实验组,同期进行单束重建者45例作为对照组,移植物均为异体胭绳肌肌腱。术后6个月随访时行三维CT、MRI检查,进行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对重建后膝关节前向稳定性进行评价,进行轴移试验对重建后膝关节旋转稳定性进行评价,按照lysholm评分、Irgang评分及IKDC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价,并行膝关节被动位置重现和运动感觉阈值测量对本体感觉的恢复进行评价,
结果:
两组共6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两组患者移植物位置及关节功能良好。双束重建组和单束重建组病例术后综合评分、稳定性评分以及位置觉和运动觉结果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实验组Lysholm评分(81.12±16.46)分,Irrgang评分(80.00±14.41)分,IKDC评分活动水平正常者18例(75%),Lachman试验检查正常者18例,接近正常者6例;轴移试验检查正常者21例,接近正常者3例。对照组Lysholm评分(80.53±10.64)分,Irrgang评分(79.53±11.50)分,IKDC评分活动水平正常者18例(40%),Lachman试验检查正常者及接近正常者分别为30例和15例;轴移试验检查正常及接近正常者分别为30例和15例。
结论:
应用异体胭绳肌进行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两者术后主观评分和客观检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水平结果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结果显示双束重建较单束重建能够更好提高术后患肢膝关节前向稳定性及旋转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