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芍药甘草汤干预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模型,观察颈部脊髓组织形态学改变情况、脊髓前角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以及NLRP3炎症小体表达,探索芍药甘草汤治疗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2只)及手术组。手术组参照窦夏睿法制备大鼠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并依据造模后动物一般情况、BBB评分量表(颈部脊髓损伤用)、颈部MRI检查等情况,综合评估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模型大鼠再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芍药甘草汤高、中、低剂量干预组,每组各12只。依剂量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芍药甘草汤灌胃干预,每只大鼠每次的灌胃剂量是2ml,早晚各灌胃1次,连续干预7天;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干预周期频次相同。实验期间各组大鼠均自由饮水进食。干预7天后取材:末次灌胃后1小时经腹主动脉采全血,血标本后续用于检测血浆炎症因子IL33,IL-18,TNF-α等。采血后各组别选取6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提取及保存颈部脊髓组织标本后续进行蛋白学检测;各组剩余6只大鼠按要求提取并保存颈部脊髓组织进行形态学等检测。结果:1.模型大鼠一般情况:模型大鼠动作行动不便,左侧肢体活动度、活动范围明显小于右侧,取食、抓握等动作时以右上肢为主,左上肢可表现趾部伸展不利、趾背触地着力或者常置于胸前等;实验后期可见大鼠皮毛杂乱、落毛、体重减轻等。2.各组大鼠颈部MRI检查,造模后大鼠均出现神经根局部水肿情况;连续干预7天后,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神经根局部水肿体积明显减少(P<0.001),说明芍药甘草汤干预可以减轻局部炎性水肿。3.BBB评分量表评估模型大鼠术后及干预后情况,大鼠造模后BBB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得分均升高,且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天后各干预组间得分比较,与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得分更高,且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芍药甘草汤干预有助于大鼠行为学功能的恢复,且药物的治疗效果有剂量及时间依赖性。4.形态学比较,颈部脊髓组织HE及尼氏染色: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组颈部脊髓前角均出现不同程度炎症损伤表现,且模型组损伤程度比药物干预各组重,说明芍药甘草汤干预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减轻局部神经组织的损伤。5.血浆炎症因子IL-33,IL-18,TNF-α表达水平比较: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药物干预后,各干预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与模型组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造模后大鼠血浆中上述炎性因子水平升高,且芍药甘草汤干预能降低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6.局部脊髓组织NLRP3炎症小体表达比较:芍药甘草汤干预后,不同剂量组间NLRP3蛋白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中、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提示药物干预后,各组别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下降趋势,且中高剂量组该蛋白表达量的下降比低剂量组更多,中高剂量表现出更强的抑制NLRP3蛋白生成作用。结论:1.芍药甘草汤对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能够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局部的炎症损伤,且其效果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本次实验经各指标综合比较分析得出,中剂量及高剂量芍药甘草汤的疗效优于低剂量,而中高剂量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2.芍药甘草汤抑制脊髓局部NLRP3炎症小体的合成与释放,进而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IL-33,IL-18,TNF-α等炎症因子在局部作用,这可能是芍药甘草汤治疗大鼠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