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周病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口腔两大类主要疾病之一。牙周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严重者甚至牙齿脱落。其中慢性龈炎、牙龈瘤、慢性牙周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等在临床上常见。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6~8周后复诊再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修复治疗一般在牙周手术后2~3个月后进行。在牙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重视牙周维护治疗,牙周维护治疗是牙周疗效得以长期保持的关键。目的:探讨牙周常见病在经过牙周专科检查、牙周基础治疗、或在此基础上行手术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临床病例14例,包括慢性龈炎、牙龈瘤、慢性牙周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及牙根纵裂。1.拍摄X线片了解患牙牙周病变情况,收集口内照片资料。2.基础治疗:对患者做详尽的口腔卫生指导,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牙周袋冲洗和局部上药等。3.基础治疗6~8周后,牙周袋探诊深度仍大于5mm时,且探诊仍有出血,或牙龈及骨形态不良、破坏生物学宽度时,则要进行牙周手术治疗。结果:以牙龈炎症、牙龈出血、探诊深度、X线片等评价治疗后的效果,在收集的14例病例中,患者对治疗后的效果都给予了肯定。特别是对于疾病早期及依从性好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结论:通过对14例牙周病患者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都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对于牙周病变早期及口腔卫生良好的患者,取得的效果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