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付费制度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分析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un0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中期,医疗费用的大幅攀升使得支付方式成为各国医疗保险领域的研究热点,如何控制不合理医疗卫生费用的过快增长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无法直接引入成熟的DRGs技术,只能在发展状况好、技术水平较高的省市大型医院有条件地推广DRGs支付方式,在其他地区普遍推行属于DRGs初级阶段的单病种付费制度。单病种推行范围广,其制定的初衷是为了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但医生作为医疗过程的主体,直接控制了整个诊疗过程。单病种付费制度的执行能否通过改变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而实现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的作用,在学术届仍存有疑虑。医生角色转变程度与诊疗行为规范性是单病种付费制度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在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问题上医生的主导作用尤为重要。因此,对单病种付费制度下医生诊疗行为的变化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遵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基于扎根理论通过运用专业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0对某医院外科、妇产科以及眼科的12名医生和8名患者深度访谈获得的资料进行质性研究。首先,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发现制度感知、个体特征、患者权益、诊疗项目、诊疗过程、诊疗态度、劳动报酬、制度监管以及医疗环境9个主范畴。其次,对主范畴进行整理分析,将诊疗项目、诊疗过程和诊疗态度归整为医生诊疗行为,制度感知、患者权益、劳动报酬、制度监管以及医疗环境5个作为单病种付费制度影响医生诊疗行为的中介自变量,个体特征作为调节变量影响制度感知。再次,基于以上分析构建单病种付费制度对医生诊疗行为的影响机理模型,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得到以下结论:单病种付费制度通过调节变量个体特性作用于制度感知,由于不同的医生对单病种付费制度的认知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诊疗行为;单病种制度的实行会对患者权益产生影响,维护患者的应有权益是医生治疗的出发点,从而影响医生的诊疗行为;单病种付费制度的推行使得医生原有的劳动报酬发生改变,动机的改变能够直接影响行为变化;单病种付费制度配套监管政策的出台对医生的诊疗行为起到直接的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单病种付费制度的推行对其所处的医疗环境有一定要求,而医疗环境的客观性会对医生诊疗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改进单病种付费制度和医生诊疗行为的相关启示。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了国外四种主要的工程教育教学理念,针对弹塑性力学基础课程的课程特点,结合实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从理论教学、现代设计工具与弹塑性力学教学的结合、实践环节、多媒体教学、预习与复习、科研与教学结合和转变考核机制七个方面,探讨了教改过程中收获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工程教育模式;弹塑性力学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2月-2006年3月我院收治44例内踝骨折患者,42例获得随访。其中男33例,女11例。年龄16~56岁,右侧23例,左侧21例。单纯内踝骨折13例,内外踝骨折11例;内外后
该公路桥桥基区位于高山峡谷地区,边坡稳定性评价问题尤为重要。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类典型地质剖面,岩土体分层和结构面切割控制滑移模式。设计了结构面不同切割厚度、不
以鹤壁市郊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现有的土地资源和利用现状,采用不同类型植被经济产值和水土流失强度2个指标,建立经济收入最大模型和水土流失量最小模型,然后将2个模型合并为1个综
1 病例  例一:患者,男,60岁,主因喘息、呼吸困难1天以"哮喘持续状态"急诊收住入院.入院查体:R 30次/分,BP 14/9.5KPa(1KPa=7.5mmHg),HR 120次/分,意识清,端坐位,烦躁,大汗淋漓,呼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功率因素高、效率高、维护方便、可靠度高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等领域,呈现出大范围替代异步电动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