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于拓展训练进入体育课堂,大多学术研究集中拓展训练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可行性、开展现状、发展趋势、对学生心理影响研究这几个方面,这些文章立足点局限在拓展训练能有效弥补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方面,缺乏从学校体育五个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一角度去分析和研究。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调查、分析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如下:一、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拓展训练的局限性:1、运动参与:拓展训练教学相对其他体育内容教学,学生的运动参与积极性更好,但与其说学生在拓展训练教学中积极的运动参与,不如评判为积极的活动参与。在拓展训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重要,关系到其教学的成功与否,整个教学设计是从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发展需要出发,从解决问题出发,使学生有参与整个活动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充分参与、尽情表达;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场景布置、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规则的讲解、监督和安全注意细节把握、引导分享总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辅助”。2、运动技能:(1)不可重复性。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提高运动技能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但拓展训练对同一受训者同一项目的体验重复率极低,并且越是重复练习体验越是没有价值;(2)拓展训练项目教学不具备运动技术,项目的操作并不需要教师进行专门的运动技术教学。拓展训练引用的一些体育项目譬如攀岩、定向(无论是野外定向,还是定向运动),并不需要专门的运动技术教学,游泳项目选用更是慎之又慎,如果学生不会游泳教师是不会选用这个项目的。这与运动技能作为体育教学主线不符。3、身体健康:(1)拓展训练项目选择依据是对学生的前期心理调查以及参训学生体能是否能完成所选项目;(2)拓展训练项目对学生体能提高影响甚小,由于运动技术教学几乎没有以及重复率极低,显然学生在拓展训练后不会重复进行练习,对身体健康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4、心理健康:拓展训练由训练活动的开始(破冰)到体验(完成个人项目或团队项目),再到分享总结、感悟、升华是以接受培训的学生心理体验与挑战为主线。(1)针对性:教师根据对学生的课前调查,选择项目具有针对性,使得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显著,这也是拓展训练之所以广受欢迎,引入学校教育的根本原因的。(2)即时性:前期调查分析具有即时性,拓展训练即时选用的教学项目建立在针对于当时课前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5、社会适应:同心理健康相同,拓展训练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效果是非常好,在拓展训练全过程都是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大家集思广益,彼此信任,完成挑战。二、拓展训练更适合心理健康教育,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展现心理健康教育新面貌;心理教师相对于体育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