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近年来世界教师教育改革举措,“培养卓越教师”俨然成为教师培养的新趋势。自二十世纪80年代末,欧美等发达国家陆续开展以质量为导向的教师教育改革。2014年,我国正式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探索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截止到目前,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已实施四年多,各高校的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实施到了何种程度,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或是培养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等都尚不清楚,因此就产生了对卓越教师培养进行评估的需要。本研究借助CIPP评价模式,立足卓越教师培养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在当前国内外卓越教师培养评价的基础上,以卓越教师培养的政策要求为主要依据,结合我国当前教师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国外教师教育的先进做法,探讨建构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卓越教师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利用文献法和文本分析法,主要研究以下三方面内容:其一,当前国内外卓越教师培养评价的现状以及CIPP模式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情况;其二,指导本指标体系建构的价值取向与原则;其三,设计基于CIPP模式的卓越教师培养背景评价指标系统、输入评价指标系统、过程评价指标系统和成果评价指标系统。本研究最终初步形成了基于CIPP模式的卓越教师培养评价指标体系。背景评价中,围绕“卓越教师培养的培养目标”进行评价。将“培养目标”设为一级指标,将“社会背景”、“环境条件”和“各方需求”设为二级指标,并设置了5个观测点;输入评价中,围绕“卓越教培养的方案设计”进行评价。将“资源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设计”、“制度设计”设置为一级指标,将“生源质量”、“师资状况”、“教学设施”、“课程结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基地”、“双导师制”、“管理评价”、“培养机制”和“质量监控”设为二级指标,并设置了19个观测点;过程评价中,围绕“卓越教师培养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将“资源利用”、“课程实施”、“实践教学实施”和“制度执行”设为一级指标,将“师资”、“经费支出”“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课程评价”、“技能实训课”、“教育实习”和“质量监控”设为二级指标,并设置了19个观测点;成果评价中,围绕“师范生的发展”进行评价,将“师范生发展”设为一级指标,将“毕业要求”、“就业质量”和“职后发展”设为二级指标,并设置了10个观测点。此外,在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中,除了设置共同的评价指标外,各都另添加了“附加”栏,供高校自行决定是否提交其他的相关材料以作为补充,证明其培养特色或成效。最后,对本研究进行反思,提出在研究方法上还可以使用德尔菲法和调查法,在研究内容上还可以设计指标体系的权重系统和标准系统。这也将是本研究后续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