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虽然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已经过多年的发展,但仍然是外科医生的一个挑战,对于其预后常常不满意。股骨远端骨折的复杂,对于其治疗出现了许多种不同内固定植入物,包括逆行髓内钉、动力髁螺钉、微创内固定系统、锁定加压钢板、角钢板、Zickel髁上器材, Rush棒等。逆行髓内钉一直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优选方案,但其存在骨折愈合后难以取出、有可能导致膝关节僵硬等不足之处。随着骨科技术的发展,动力髁螺钉运用更符合生物学的钢板固定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这两种内固定方法哪种更具有优势仍有很多争议,有一些学者进行了比较两组疗效的研究,但结论并不统一。经典的逆行髓内钉与动力髁螺钉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仍使用广泛,鉴于该两种方法的对比研究数目比其他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对比研究数目更多,且近几年有新的对比研究发表,我们对逆行髓内钉与动力髁螺钉治疗成人股骨远端骨折进行Meta分析,以期望能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目的:对逆行髓内钉与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Meta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OVID、Embase、SciVerse Hub、CINII、Papersearch等平台,收集(1996-2013年)发表的对比逆行髓内钉与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病例对照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协助网提供的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型变量采用标准均数差(standardised meandifference,SMD)统计,二分类变量采用优势比(odds ratio,OR)统计。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质量评价均为C级,Meta分析显示,逆行髓内钉与动力髁螺钉相比,骨折愈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0,95%CI(0.52,1.95),P=0.99]、膝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69,95%CI(0.66,4.37),P=0.28]、膝内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0,95%CI(0.20,3.14),P=0.75]、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5,95%CI(0.36,4.30),P=0.72]。而对于术中失血,逆行髓内钉组优于动力髁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2.82,95%CI(1.54,4.10),P<0.00001]。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比较逆行髓内钉与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骨折愈合优良率、膝内翻、膝关节功能障碍、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逆行髓内钉组与动力髁螺钉组相比术中失血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