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勒维特①在《论观念艺术》中写道:“观念艺术家是神秘主义者,而不是理性主义者,他们可以得出逻辑所无法得出的结论。”这是对研究观念性的艺术家的一种定位。自杜尚②的《喷泉》问世之后,艺术界对于“观念”的争论就没有停滞过。如今观念性已经在世界艺术领域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话题,“观念”已经渗入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它对传统的审美观念带来的冲击是不可逆转的。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家开始把“观念”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在短短的二三十年中,将西方“观念艺术”迅速地演绎了一遍,在这一过程中,看到了中国迫切与国际接轨的希望,但看到希望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问题,西方用百年的时间才将“观念”成功地运用到艺术中去,而中国则用了二三十年,很显然,这条路有不健康的因素存在着,为能更好地将“观念”与艺术更好地融合与一起,必须看清问题所在,然后顺藤摸瓜,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与国际接轨。 本文在第一部分阐述了观念性的由来以及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发展背景。第二部分分析了当下观念性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主要表现形式—绘画、装置和行为方面,当然在雕塑和摄影等方面也有所影响,但主要影响还集中在前者,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分析,可以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们对艺术的基本理解。第三部分肯定了“观念性”的植入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所在,主要表现在:一,观念性的植入改变了传统的艺术观以及开拓了艺术的空间;二,观念性具有强烈的批判功能;三,观念性对中西当代艺术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四部分反思了观念性在中国当代艺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意见和办法。 通过对“观念性”的研究,我们必须看清眼前形势,上帝给人类机遇的同时,灾难也可能将会接踵而至,历史在给予机遇的同时,也会赠与危机。观念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在中国当代艺术进入“观念性”的主流之中,它给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提供了可能,我们应该感谢观念,它将中国艺术从疲倦的现代方式带入到了充满生机的后现代之中,但也要警惕观念“简单化”倾向和观念方式的“概念化”,这样中国当代艺术才能有更好、更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