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受“五四”妇女史观的影响,关于古代女性教育,普遍认为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认为古代社会重妇德轻妇才。然而,通过对孔子直系女性后裔孔璐华的诗稿分析时发现,她不仅继承了儒家的妇德规范而且还极具才学。这为我们研究清代中期的女性德才观及其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本文以《唐宋旧经楼诗稿》为依托,通过诗稿中所呈现的生活图景,及孔璐华对各种角色伦理关系的诠释,研究清代中期的女性德才教育,还原当时女性生活的本真面目,呈现不同的历史面相。德与才是中国古代女性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伦理社会中,女性对于家庭、社会关系的稳固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历代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都对女性的德才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中国古代的妇德观、女子德才观、女子教育内容等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流变的过程。到了清代中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冲击,不同的阶级为了各自的需要,对女性德与才的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出现了多种观点交织的情景。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为孔璐华德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孔璐华出生于“天下第一家”的孔氏家族,具有诗礼传家的家族传统。从小接受儒家诗礼传家思想的熏陶,以诗为才,以礼为德,为其德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嫁于阮元,阮元身为三朝元老,九省疆臣,不仅是一代名臣,还是一位大文学家。他思想开明,主张妇德与妇才并重,鼓励女性才学,支持女性创作,其才学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正是在这样多种教育的影响下,孕育、培养出了德才兼备的孔璐华。孔璐华的“德”主要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角色的扮演,及伦理关系的处理中所体现出来的。如作为女儿,与父母关系的处理;作为儿媳,与舅姑关系的处理;作为妻子,与丈夫关系的处理等。同时她还兼具家国情怀,关注民生,也时常走出家门,参与文学交游与诗词唱和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诗文成为孔璐华与人相处、交流的重要媒介,成为其实践其道德的纽带和桥梁。在扮演好各种伦理身份和角色的同时,也成就了孔璐华的诗才,促进了其妇德与妇才的相辅而行。因此,孔璐华所呈现的形象与我们所熟知的,古代女性都是“祥林嫂”的形象是相悖的。由此可知,清朝中期时,女性并不都是“无知”的,妇德与妇才是可以并举的,从而做到“以才成德,以德达才”,修正人们对妇德与妇才的既有认知,这也对我们研究清朝女性的德才观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