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GPC3分子探针的构建及体外靶向HepG2细胞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_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靶向肝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的磁共振(MR)分子探针,并探讨其靶向HepG2细胞的特异性及体外靶向HepG2细胞后MR成像的可行性。方法:用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端羧基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COOH)纳米粒,在纳米粒表面连接GPC3抗体及顺磁性对比剂Gd3+构建靶向肝癌GPC3的MR分子探针GPC3抗体-PLGA-Gd纳米粒,同时构建非靶向PLGA-Gd纳米粒。利用荧光显微镜、电镜、Malvern激光粒径测量仪、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及1.5TMR扫描仪观察其表征;将试验分为三组分别进行靶向,靶向组:GPC3抗体-PLGA-Gd纳米粒+HepG2细胞,非靶向组:PLGA-Gd纳米粒+HepG2细胞,对照组:GPC3抗体-PLGA-Gd纳米粒+L02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组别的靶向特异性;用1.5T MR扫描仪观察不同组别靶向后的体外MR成像能力。多组均数间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组内两均数间用LSD-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成功构建了靶向肝癌GPC3的MR分子探针,其形态规则、呈球形,粒径(495.0±17.5)nm,大小、分布均匀,分散性好,无明显聚集。经ICP-AES测定,1mol PLGA上大约载有12mol的Gd3+。随着Gd3+浓度的增加,MR扫描时相应的信噪比(SNR)增加,组间SNR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21.131,P<0.05);体外HepG2细胞寻靶后行MR成像并计算其相应SNR,靶向组SNR为3.45±0.21,非靶向组SNR为1.43±0.07,对照组SNR为1.12±0.03,靶向组SNR明显高于非靶向组及对照组(LSD-t检验,P值均<0.05),非靶向组与对照组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检验,P>0.05)。结论:应用PLGA纳米粒、GPC3抗体及顺磁性对比剂Gd3+成功构建靶向肝癌GPC3的MR分子探针,该探针在体外能与HepG2细胞特异性结合,且标记HepG2细胞后能在1.5T MR扫描仪上成像,有望应用于活体肝癌的特异性成像,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无创的成像手段。
其他文献
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一方面在技术上我国已经有了重要的突破,近几年来,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相关人员的研究不断推动其本土化。另一方面在经济上我
铝箔因其本身所具有的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对食品,药品等进行密封性包装,尤其在片剂与胶囊药品的包装中最为常见。密封性是产品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铝箔泡罩密封漏气缺陷
近年来高速注塑机主要用于成型各种具有复杂结构、薄壁、高精度的难成型塑料制品,是一种集成度很高的机、电、液一体化设备。采用蓄能器增速是目前高速注塑机液压驱动系统设计
目的 探讨传统中医手法按摩对失眠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89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采用中医手法按摩头部穴位,每晚 1次;对照组 36例,每晚口服舒乐安定 2 mg。比较两种方法对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所需要电力资源需求量逐渐增加,促进了电网建设发展,从而造成电气企业运营压力逐渐增大。电网分布主要是根据地理空间特性加以分布,现如今电网业
<正>计算思维不等于算法,它更多地表现为计算科学的灵魂、信息时代的技术价值以及布尔逻辑的智慧。有人说计算思维的出现是计算机文化(编程)的复兴,是纯计算机科学的回归,这
<正> 边玲玲发表她的第一篇小说《烦恼》时,还在大学读书.当时,系主任冉欲达教授鼓励了她.前辈的关怀和奖掖增强了她从事创作的信心和勇气.由于冉公的建议,我读了她这篇发轫
<正>一、"生力军":微传播的给力"微传播"作为微博力量的重要表现,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快速、即时、直观地反映出普通民众对于事件、人物以及物体的看法和评论,甚至可能在极短
基于组件的软件系统开发的出现大大简化了软件开发的过程,开发人员可以重用以前开发过的大量组件来构造系统。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组件标准化描述语言csXML,并从组件的标
透镜天线具有低副瓣、宽频带、高定向性等特点,可以极大地提高天线的增益,且由于其具有较多的设计自由度、较低的设计公差、无遮挡等优点以及独有的电气特性,将其应用于毫米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