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思想的演进与发展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6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政党政治的日益发展,各国各类政党不仅活跃在本国政治舞台上,而且对地区乃至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各国各类政党无疑已经成为新型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并且不同程度地介入到外交领域,从而催生了政党外交。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在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其政党外交不仅关系到党的事业,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近6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实践所获得的巨大成功,都要归功于政党外交思想的正确指导。建国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并且在此基础上坚持独立自主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新纪元。20世纪60年代后,虽然政党外交思想出现了“革命化”,并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政党外交思想的探索仍然是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奠定了理论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20世纪60年代后政党外交思想所出现的偏差进行了及时的拨乱反正,提出“一切向前看”,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以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为基础,坚持原则,讲究策略,积极开展广泛、宽松、灵活、多样的政党外交,从而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新局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顶住压力,迅速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使政党外交非但没有停滞和萎缩,反而进入了一个更加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思想科学界定了政党外交的对象、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政党外交有了明确的定位,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又高瞻远瞩地将政党外交纳入到不断提高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一重大战略课题之中,同时突出政党外交的调研和参谋功能,为党的各项事业发展服务,从而使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此外,在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思想的演进与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些鲜明的特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有发展着的正确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新的辉煌。
其他文献
民变是清末十年间清政府面临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对于清末新政进程有一定程度的延缓,但却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学界对清末民变虽然做了一些研究,但是不够系统深入。本
同步电动机的转子支架用于安装磁极铁心及充当转子磁轭,以1400kW-18P电机为例,分别采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对转子支架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将两种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在近代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国人为求富强执著追求宪政,日俄战后,对宪政的渴望尤其强烈。一时间,立宪派的各种刊物如同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创立,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宣传宪政。
在开放式实验室的安全准入制度基础上,加入对实验设备仪器的标准化操作培训考核,解决安全准入制度只重视实验室安全问题。将实验设备使用规范、基本操作技巧、实验步骤中的难
贫铀弹是一种新武器 ,其爆炸后所弥散的贫铀将长时间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对人体产生慢性伤害。为了了解贫铀弹 ,本文就其特性、危害及防护作一些简要综述。
为实现内陆大规模风电的可靠并网,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架空线路进行远距离电能传输是有效的解决方案。由于架空线易发生线路故障,采用具有故障自清除能力的换流器拓扑是主
本文以清末新政中的教育视导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作为从古至今传承文化的教育,在清末经历了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改革,科举废除,新式学堂兴起。晚清政府为了更好的效仿国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