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的边防一直深受“北虏南倭”的困扰,“北虏”对明朝的威胁又远胜于“南倭”。因此,有明一代对北部边疆的经营始终是军事上的重中之重。经过与北边蒙古各部族的反复攻防,最终在明帝国漫长的北部边境线上形成了以各边镇为防御中枢的九边体系。其中,宁夏镇作为九边重镇之一,一直是西北地区防务的重要屏障,并且驻扎了大量的边防军队。后勤补给是边防的重要组成之一,因此粮饷供应作为边备的重要保障,是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边镇粮饷的问题是边军后勤保障的核心问题,明代的各边镇粮饷供应主要来源有屯田、民运、开中以及京运年例银等项。其中屯田至始至终都是边镇粮饷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民运税粮及开中法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京运年例银则是在明中后期才出现的,作为边饷不足的重要补充形式。宁夏镇作为西三边的边防构成,在明代是防御蒙古诸部落,尤其是成化之后“套虏”侵扰的前沿,其粮饷供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宁夏镇的粮饷供应也经历了以屯田为主到辅以民运、开中,继以京运年例银为补充的粮饷供应结构形式,其中民运和开中又经历了以本色为主到以折色为主的过程。因此,宁夏镇的粮饷供应前期是粮草等实物,中后期主要以银两作为粮饷供应的主要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边镇粮饷的缺乏。且粮饷供应虽制度上有定例,实际拨放过程却大相径庭,时时因“大虏”侵犯、修整边墙、赈济等等原因增发。本文以宁夏镇的建置沿革、军政设置作为背景,试图厘清其粮饷供应的来源、管理,以及后期粮饷折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由此产生的粮饷危机,进一步阐述明政府的应对措施及对其财政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