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低碳型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ao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枯竭问题日益突显,为此国际社会近年来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各国在以低碳技术为支撑的基础上转变生产及消费方式,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面对国际社会的CO2减排压力与国内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要求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候,不仅要低碳生产,同时也要求低碳消费。如何才能有效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转变,以加快构建我国居民低碳型消费模式?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阶层群体多,不同群体问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不尽相同,如果能对消费行为以至消费文化有较强影响的群体进行消费行为研究并加以引导,发挥其消费引领作用,将会更好更高效地促进我国居民低碳消费模式的构建。本文以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低碳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实证检验影响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大学生低碳型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低碳消费引导和教育的对策建议,旨在通过大学生的影响力、号召力来引领社会其他阶层群体的低碳消费行为,为我国低碳消费模式的构建探索、开辟一条新路径。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心理学、数理统计学关于行为学的研究,提出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模型假设,假设主观心理意识变量和客观人口统计变量对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存在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对大学生的低碳消费行为进行测量,并对大学生的低碳消费行为现状进行分析,最后通过Fisher逐步判别方法来检验大学生低碳消费模型,得出本文结论:大学生整体上低碳意识较强,但也存在一些非低碳消费;影响大学生低碳消费的主要因素一类是主观心理意识变量:社会责任意识、环境问题感知、低碳消费知识、个人消费观念,另一类是人口统计变量:学历等。且心理意识自变量较人口统计变量对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更明显。本文结尾根据大学生的低碳消费行为特征,向高校提出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向低碳消费变革和教育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脑血管疾病损伤的脑保护与促进康复,降低致残率,恢复受损的机体功能仍是神经科学的前沿问题。目前临床上已知作用途径的治疗药物未能使脑病致残率获得有效降低。而“九五”、
地下水位的合理、有效调控,是地下水及水盐运移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有效防治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土壤盐渍化直接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作物产出率降低,已成为当今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图书馆始建于建院之初,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导弹航天专业特色的企业图书馆,承担着全院的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科技查新、专题检
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校内部堆积了大量有关教学和科研的资源,它们是最为珍贵的教学资料,却因缺乏资源建设的规范性,这些资源只能在少量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使用;加上大量的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其最重要的病理学特征是神经细胞的进行性损伤与凋亡,病变机理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学说、氧化应激学说、蛋白质发生错误折叠聚集、炎症、免疫
指出以设计为主体的设计、采购、施工承包商对装置建设费用控制的优势在于直接控制影响装置造价的标准、数量、单价;提出了全员化、规范化、细化、量化、动态化的控制原则;介绍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测试对象的不断丰富,各个领域对信号源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高质量,多样化,适合市场需求的信号源有着积极的意义。作为一种新型的通用信
当今世界,社会对人才素质与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目标也在不断地修改完善,教育评价是教育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实践起着指导反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