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能源互联网由于集成了信息技术和传统能源系统的优点,成为新一代能源系统转型的方向。电力能源路由器作为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设备,能够平抑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不确定性可回馈式负载接入电网造成的不确定性波动,实现削峰填谷。双向AC/DC变换器是电能路由器与电网之间的接口,对电能路由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家庭为主要应用场合,对双向AC/DC变换器的硬件电路搭建、基于自适应锁频的多模态控制策略、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电力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核心网络理论研究”(51677034);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电力能源路由器能源与通信一体化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ZD20180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互联网由于集成了信息技术和传统能源系统的优点,成为新一代能源系统转型的方向。电力能源路由器作为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设备,能够平抑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不确定性可回馈式负载接入电网造成的不确定性波动,实现削峰填谷。双向AC/DC变换器是电能路由器与电网之间的接口,对电能路由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家庭为主要应用场合,对双向AC/DC变换器的硬件电路搭建、基于自适应锁频的多模态控制策略、有源功率解耦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完成了双向AC/DC变换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分析了电力能源路由器的分层控制方法和对双向AC/DC变换器的功能需求。选用单相全桥变换器作为主电路拓扑,分析了整流与逆变模式下的工作模态,对变换器的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进行了参数计算并选取开关器件设计驱动电路,搭建了1k W硬件平台。最后对变换器双向传输时的理论损耗分布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其次,研究了基于自适应锁频的双向AC/DC变换器多模态控制策略。针对传统自适应锁频环锁频性能不佳的问题,引入考虑误差平方项的自适应频率估计律,提升锁频环的相位跃变抑制能力。针对引入误差平方项增加非线性程度的问题,建立了二阶线性化时不变函数模型分析系统的动态锁频性能并给出了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随后,对变换器的电流内环建立等效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分析了控制器参数和频率扰动对抗扰和动态性能的影响。设计外环控制器实现在多模式下稳定运行,利用锁频环在线估计网侧频率,提升变换器的非工频条件下运行能力,实现模态平滑切换控制;最后,研究了单相AC/DC系统的有源功率解耦技术。首先分析了单相AC/DC系统的二倍频纹波来源,给出了双向Buck模块实现功率解耦时的工作模态、储能电容和滤波电感参数设计方法以及无源器件电压电流应力分析。提出了一种电压型的功率解耦控制策略,在不增加额外采样器件的条件下实现了整流与逆变双方向下的功率解耦,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过程的推移导致了中国各地区心血管疾病流行倾向明显,老年人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已带来了严重的健康经济负担。心血管疾病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考虑到短时间内心血管疾病遗传因素无法改变,建成环境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机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在多种建成环境领域下,国内外学者逐渐发现,街道空间环境与老年居民步行出行、体力活动与体重指数等健康指标有关,对心血管健康风险具
随着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各个国家开展了许多关于将实验动物送入太空的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获得了一些难以在地面进行重复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当作模拟微重力环境的对照,与地面上空白对照的数据进行比较。小鼠是实验室生物学研究中用到的主要实验材料。然而,目前针对微重力影响下小鼠前庭系统基因表达的研究比较少。虽然已经发现在空间中下橄榄核和内侧前庭核的活性会被显著激活,但是对微重力环境下这些结构的神经可塑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在我国,盐碱地与甜菜生产区高度重合,这对甜菜的耐盐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主要的产糖作物,甜菜的耐盐性研究一直是农业研究的重点。m~6A修饰是近年转录组学的研究热点,被证明可以参与植物细胞分化、生长发育及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它包括三类修饰酶:甲基化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结合蛋白。目前对植物m~6A修饰的研究集中在模式生物拟南芥上,对甜菜的研究尚未开展。因此探究RNA甲基化
继电器在铁路系统中负责信号传输和逻辑控制等功能。由于结构复杂、零件众多,零件尺寸分散性和装配工艺引起的装配尺寸分散性将导致产品质量特性与理论设计值之间存在偏差。同时,由于质量一致性设计方法的欠缺,难以识别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并为其分配合适的指标,极大地影响了产品批次一致性与可靠性,并最终影响铁路系统的安全。因此,为从根本上提高铁路继电器产品批次一致性,本文以保持力这一关键性能为目标,开展批次一致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高度多孔的晶体材料,通过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的配位形成。由于它们的多孔结构和易于调节的特性,已被应用于气体存储/分离,催化,化学传感和药物输送等。研究表明,MOFs的能带带隙一般在1.0~5.5 e V之间,可以直接作为半导体材料用作光催化剂。但单组分MOFs直接用作光催化剂会产生量子效率低、催化剂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在本文中,引入氧化物光催化剂和MOFs构成双组份异质结催化
在无人机充电领域,无线充电平台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无人机降落在无线充电平台上时可能会发生偏移,这会带来充电功率及效率的降低;电池充电一般是先恒流充电至额定电压,再恒压充电,因此需要系统既能够实现恒流输出,又能够实现恒压输出。针对以上两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圆台形磁耦合结构的恒输出切换无线充电系统,该系统既具有一定的抗偏移能力,又可实现不同频率下系统的恒流/恒压输出,还可以根据负载状态的变化进行实时切换控
新时代,中国对生态安全极为重视,提出了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在能源应用领域,电气化无疑是最优的选择。在众多的直流-直流变换器结构中,LLC为代表的的谐振直流-直流变换器以宽范围高效的优势,在中、大功率范围成为首选拓扑之一。然而,在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工程师们陆续发现,常规的LLC谐振变换器在电压增益、输入范围、轻载效率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课题将以LLC为基础,针
在2019年末,新冠病毒在全球迅速传播,至今疫情仍未得到解决,且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来针对新冠病毒。新冠病毒传播主要是通过其刺突S蛋白上的受体结合区RBD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导致感染细胞,该病毒传染的本质是蛋白质的对接问题。至今,蛋白质对接中的主要力学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这也是目前缺乏有效手段遏制新冠病毒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揭示控制蛋白质对接的力学机制是病毒研究的核心课题。目前研究蛋
电器是电路中用于实现切换、控制等功能的基础元件。触点作为电器的主要执行部件,承担着电流接通和分断的功能。触点分合过程中产生电弧放电的直接后果是触点表面的烧蚀,严重情况下将导致电器功能失效。本文针对电寿命实验中触点材料电侵蚀过程无法直接观察的不足,通过触点材料电侵蚀原位观测实验系统以及相应的电侵蚀图像处理方法,分析了银基触点材料的电侵蚀特征及其在电寿命实验过程中的演化规律、物理机理和影响因素。首先,
随着社会进步和工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在我国,煤炭是支柱性能源,尤其是在发电中最为重要。在众多许多洁净煤利用技术,IGCC,即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在发电效率和节能减排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传统的IGCC主要以氧气为介质,制备氧气所需的空气分离器会消耗大量的厂用电,这会导致发电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有研究人员提出了以空气作为气化介质方案,但相关的研究较少且不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