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1月1日生效的欧盟《金融市场工具指令》(MiFID),作为提高竞争的一种方式,引入了一种新的交易场所形式——多边交易机构(MTF)。经过近5年的发展,欧盟的多边交易机构正从多个方面改变泛欧证券的交易。研究多边交易设施对欧盟证券交易的影响以及对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欧盟多边交易设施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对MTFs整体分析和对比分析,以及与市场质量、高频交易、暗池交易的关系,对其发展的状况进行系统总结,认为欧盟引入多边交易设施总体上改善了证券市场的交易情况,尤其对于以FTSE100为代表的大市值股票的流动性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与Storkenmaier, Riordan和Wagener(2011)的研究结论不同的是,MTF不同股票存在着比传统交易所更大的流动性差异,对于原本流动性缺乏的小市值股票,MTFs事实上的作用很小。最后对中国未来的交易所改革提出了借鉴与解决对策,认为中国的证券交易所目前亟需通过改革以应对全球范围的竞争和挑战,应引入新型交易平台,建立证券交易领域的多样化竞争体系,这将有利于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完善与发展。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论文的结构安排及创新。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多边交易设施在欧盟的发展状况,其主要的优势,三家有代表性的MTFs,还有与美国另类交易系统的比较。第三部分侧重于分析MTFs以及所造成的市场分割对市场质量的影响,主要是对流动性的提高促进和它的局限性。第四部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讨了国内证券交易所当前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对欧盟证券改革的总结分析提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