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优化交换协议的医疗数据传输与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yp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各种疾病的发病率的不断提高,呵护个人健康特别是中老年人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医疗数据的采集和研究与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但是现在的医疗数据采集大多靠人工输入,费时费力,因此,建立标准的智能化的医疗数据传输与管理系统为大势所趋。目前,各医疗设备生产公司所生产的医疗设备大多只能连接到特定的医疗管理系统上,相对封闭,而且由于公司不同,它们所使用的通信规范存在很大差异,不能够相互统一,导致不同公司生产的医疗设备与其他医疗系统间无法兼容和通信。针对该问题,CEN与ISO联盟联合制定了让健康设备与医疗系统具有互操作性的IEEE 11073系列标准,最优化交换协议是该系列标准的核心,设备只要遵从该协议定义的框架组织发送数据,就能实现在不同的系统进行标准的医疗数据传输。本文基于该标准,研究和实现了一个可兼容多种标准设备的医疗数据采集,传输与管理系统,本文主要内容如下:本文首先对IEEE 11073最优化交换协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合理设计,简化该协议的相关内容,在Android平台下实现了11073核心模块,主要包括通讯模型,数据解析处理模块,相关域模型等。11073核心模块是本文的关键部分,用于控制Android端与健康设备交互过程,解析处理交互数据以及转化健康数据。考虑到程序的运行效率与复用性采用标准C语言来实现该核心部分。其次,Android客户端实现数据传输管理系统,通过蓝牙HDP协议建立与标准医疗设备的传输层连接,并实现相关接口通过JNI调用11073核心模块与符合IEEE 11073标准的医疗设备进行交互。健康设备主动向系统传送健康数据,客户端获取健康数据并通过核心模块对交互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接收到的健康数据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客户,用户可以在本地处理数据,也可以将数据同步到服务端进行查看和处理等。最后为了进一步的保存数据,利用SSH架构设计了服务端,用于医疗数据的存储以及相关的用户管理。经过模拟测试和实体测试,结果表明该医疗数据传输和管理系统符合ISO/IEEE 11073标准,可以兼容多种健康设备,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实用性。
其他文献
随着企业,政府,军队和事业单位等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传统的以纸质为主要媒介保存信息的方式,将逐步被电子文档的形式所代替。电子文档的广泛使用,一方面,节约了生产成本,
网络拥塞控制是整个网络体系架构中,维持网络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拥塞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源端、目的端以及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关联机制而实施的。随着互联网中Web业务的
为适应用户提出的新需求或新的应用环境,应用软件需要不断地修改或增加代码,导致软件变得越来越复杂,可维护性不断下降。如何提高web应用软件的性能,满足业务扩展需求,使得we
自“软件危机”产生以来,软件工作者就一直在寻找解决方法,软件复用被认为是提高开发效率、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软件产业工业化的必经之路。领域工程是软件复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种需求:公司中有一个群组,具有特定属性,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具有对某文件签密的权利,他们希望该文件能且只能被具有特定属性的另一群组访问。为满足
恶意软件——病毒、木马、间谍软件等等的统称,如今正在广泛的传播。恶意软件的行为模式各不相同,对计算机会造成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破坏。同样的,分析恶意软件的行为是一个
随着时代数字化的发展,人们对于身份鉴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常用的身份鉴别方法如钥匙、证件、用户名、密码等存在着易丢失、易遗忘、易被他人伪造或盗用的缺点
可穿戴计算是一种随着计算机不断向微型化、智能化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新颖的围绕“以人为本”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概念和计算模式。本世纪以来,随着材料工艺和计算机技术的飞
目前的人机交互技术,不管是通过键盘,鼠标,还是摇杆,手柄,都是人主动去适应设备,将多维的外部信息压缩成传统输入设备所能接受的信息流。在计算机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着
随着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海量信息和选择。但人们并没有因此获益,反而在信息过载前显得无所适从。推荐系统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