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美国分析心理学先驱Karen Horney在其著作《神经症与人类成长》中提出了“完美主义”这一概念。多年来,人们发现完美主义与心理问题存在关联,有着完美主义倾向的领导者其不善于授权、脾气暴躁、人际不敏感等特点对组织氛围和公司绩效有着较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完美主义逐步引起了心理学界和管理学界的重视,完美主义的定义和测量成为相关研究的基础。
作为人格特质一部分的完美主义,其测评工具经历了单维度向多维度的发展。目前,主流的量表包括Frost(1990)等人的六维度量表:对错误过度关注、对行动有疑虑、个人标准、条理和组织、父母期望、父母指责;Hewitt(1991)等人的三维度量表:自我导向的完美主义,指向他人的完美主义和社会决定的完美主义。上述量表在某些维度和内容上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批评。
本研究旨在在完善Frost量表并验证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通过对回收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对自编的完美主义量表进行完善,最终得到了正式的完美主义量表,并对完美主义与工作应激进行了相关分析。
本研究有效问卷350份,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在职MBA学员84人,男性63人,女性21人;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三年级本科生266份,男性135人,女性131人。研究结果表明:(1)新编制的完美主义量表(MPS-J)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正式的测量工具运用于实际测量;(2)本研究最终确定了完美主义的“疏离感”与“对错误的消极防御”两个新维度,使得新编量表更加符合完美主义的经典定义和结构基础;(3)完美主义倾向总体与工作应激总体的相关程度较高;MPS-J中各维度中除了个人标准外,其余四个维度与工作应激的总体都有较高程度的相关,个人标准与工作应激总体的相关性较低,但仍呈正相关。
本研究深化了完美主义的认识,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跨文化条件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和分析,丰富了完美主义测量方面的理论和评价体系,为国内针对不同人群的完美主义量表开发提供了借鉴,也为管理者减轻员工压力、提高员工满意度从而改善企业绩效开拓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