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坎岭铅锌矿床是我国新疆南天山造山带内典型的铅锌矿床之一,矿床产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隆起带东部。前人对坎岭铅锌矿床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多停留在矿床基本地质特征上,矿床研究基础总体较为薄弱,本文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外观察及矿床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因类型、成矿时代、成矿地质背景以及成矿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探讨,以期为矿床勘查提供指导,为开展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区域成矿预测提供资料。研究表明: 坎岭铅锌矿床具有典型的后生成矿特征,赋矿围岩主要为上寒武统—奥陶系碳酸盐岩,矿体的产出受构造和围岩岩性控制,矿体形态以脉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为主,矿石矿物组合简单,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和闪锌矿,围岩蚀变较弱。 矿石S同位素组成分布较宽(δ34S=-1‰~12.2‰),硫主要来源于地幔,同时还有地层硫的加入;矿石Pb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壳。通过对比矿石与主要赋矿围岩的Pb同位素特征,发现二者存在亲缘性,说明成矿金属主要来源于沉积地层的供给。 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以富集Cd、Cu、Mn、As、Co、Ti、Ga、和Tl,而相对亏损In、Sn元素为特征,其高Cd、Ga低In的含量值以及高Ga/In低Zn/Cd比值特征指示矿床形成于低温环境,且闪锌矿高As、Co和Tl低In的含量值以及高Ga/In比值均显示与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具有相似的特征。矿床年代学特征显示,闪锌矿Rb—Sr同位素测年结果为335.7±1.9Ma,对应的矿床成矿时代为中石炭世。 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坎岭铅锌矿床为赋存于台地碳酸盐岩中,具有典型的后生成矿特征,矿床成因与岩浆活动基本无关,而与盆地热卤水密切相关的浅成后生MVT矿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推测矿床形成于古南天山洋闭合后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初期,矿床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矿源层的预富集,盆地流体的形成以及矿质沉淀成矿三个阶段。